大山里,有一群脱贫致富的乡亲

中国利川网 通讯员 向延洲

建南板厂坪村虽然贫困,去的次数多了,我似乎爱上了这个地方。让我感动的,不仅仅是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花香鸟语,而是乡亲们对小康生活的追求。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对老夫妻,户主姓张。大爷75岁,第一次见面是在初春。个子不高,脊椎弯曲,脚穿雨鞋,正在山坡挖土,整个人几乎是贴着地面的。如果是城镇的老人,不是在家养老就是在公园散步,而大爷身体这样了还在土地里劳动。知道我们是来了解扶贫情况的,大爷放下手中的挖锄,邀请我们到家里坐坐。

一栋八十多平凡的平房,一楼一底。房前屋后有许多果树,周围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旁边是几间垮塌的土墙屋。大爷,你的房子修得好呀!还不是托政府的政策好嘛。04年夏天,一场暴风雨把我的老屋整垮了。政府给了一万五千元,我东拉西扯的借了一些,重新修建了平房,有个遮露汽的,感谢政府和乡亲的大力支持呀!

大爷的妻子很贤惠,话也多,毫不隐瞒的告诉家里的秘密。他有一儿一女,儿子与媳妇在广西伐木,挣点汗水钱。孙女初中毕业后,在利川一中宏志班读书,如今在广州的一个大公司当会计,万多元一个月。孙女用自己的工资给他父母在街上买了一栋房子,也要我们去街上坐。可是我们不习惯街上的生活。我们这里的水好,山沟里的水比街上的自来水还好,口渴了随便哪里的水都可以喝,有点甜味。我们的山好,煮饭烤火光是干柴一年四季都烧不完,搭黄连棚的材料不用花一分钱。我们这里的牲口好喂,鸡牲鹅鸭从不起温症,圈里的猪儿不喂饲料也长得肥滚滚的。我们这里的土地好,我想种多少就种多少,不怕干旱不怕水涝,随便种点什么都是满收。我们的熟人多,上坡做活不用锁门,不担心小偷。儿子一家劝我们去街上坐,我们就是不去,我们在乡里生活还要多活几年。我们修房子欠的钱,儿子一家全部给我们还清了,叫我们安心在家养老,别把庄稼种多了。可是,我们不种庄稼做什么呢?不能光指望儿女们吧!

恭喜您呀!您的儿孙很能干,也很孝顺,您的命好呀!老两口笑得合不拢嘴。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给大爷一家人拍个全家福。如今的乡下,不少年轻夫妻对年老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有的自己住着别墅,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父母住在摇摇欲坠的房子里,如果不是新农合,病了就只有等着入土的那一天。有的年轻夫妻,把孩子推给爷爷奶奶,以打工挣钱为借口逃避养育孩子的责任。可怜的爷爷奶奶们,身累心更累。

今年的暑假,雨水特别多。七月十六号,接到上级的通知,要求我们再次下乡核实户口信息和一本通信息。

雨后初晴,我们风尘仆仆的赶到乡下,天蓝蓝的,鸟儿在树林里唱歌,蝉鸣此起彼伏。联系户的门开着。我们把车停住,出门答话的是个满脸沧桑的老奶奶。您好,我们又来看您了。喔,到屋里坐吧!你们把我的情况反应上去没有?我的房子到处都漏水。前几天下雨,连被盖都打湿了。你们拍个照片吧,我不是说的假话。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黄连价格好,一百多元一斤,种黄连的发了大财。奶奶家新修的平房在当时是最洋气的,三十多年过去,奶奶的儿女们分家另住,日子过得不怎么好。奶奶也年近八十,洋气的平房没有洋气几年就渗水,没有多余的钱维修。我们上去看了看,楼顶有裂口,除了气候恶劣,就是当时没有把住质量,水泥标号低厚度不达标。奶奶也承认是修房时没有经验,只投节省材料,没想到会漏水。如果翻修成本太高,最好的办法是再加一楼,盖上琉璃瓦或者石棉瓦。奶奶说早就想盖瓦,就是拿不出那笔钱,如果政府帮助几万元就好了!

奶奶的小儿子本来是分家另住的,他是残疾人,小时候打针打残疾的,生活不能自理。为治好儿子的病,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大医院,只要哪里能治好就到哪里去,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能借的都借了,欠了十几万元的账,依然没有好转,本希望治好了给他说个媳妇,让他有个家,可是所有的钱都丢到水里去了,泡都没冒一个。

奶奶说起小儿子就掉眼泪,政府给他低保指标,他只知道吃,洗衣做饭什么都不会,我七十几岁了还要照顾他,我的命苦哇。他是我身上落下的一块肉,只要他活着一天我就要负责一天,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服侍他一天。听说政府要给低保户修房子,我只希望政府把我的房子维修好不漏水就行了。这个要求不算高,也合理,可是我们能做主么?

奶奶是个精明能干的人,喂了五十几只鸡,圈里有四头肥猪。平时的开支就靠鸡蛋,也种有几亩黄连。等钱够了,要把房屋加一层,盖上琉璃瓦,这几年被雨漏怕了。政府能够支持一点更好,不支持我也要把房屋整修好,不晓得我能完成不。奶奶,您这么能干,一定会完成任务的,我们保证把您的要求报告给政府。奶奶一再要烧点开水,感谢我们反应她的要求。农村的烧点开水,就是阴米子加鸡蛋。怎么能到联系户家吃东西呢,我们婉谢了。

告别老奶奶,我们步行去最偏僻的一家联系户,祖孙三代同堂的大家庭。走完密林深处的一条小路,一排低矮的瓦房子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头发花白的奶奶坐在屋檐下刨洋芋,旁边有个四五岁的女孩,梳着羊角辫,在捉花丛中的蜻蜓。看见我们,羊角辫急忙躲在奶奶的身后,警惕的看着我们。我们说明来意,奶奶喊她的儿子回来。不到两分钟,她的儿子回来了。

这是一个浓眉大眼的年轻人,挽着裤脚,衣服上也有泥巴。他有点不好意思,慌忙掏出香烟递给我们。在我们的印象中,年轻人穿戴时髦,不是听音乐就是玩游戏,哪有这么邋遢的。我问他对政府有什么要求,他嘿嘿一笑。没什么要求,这几年孩子还小,母亲身体也不好,我就在家里陪陪母亲和孩子,种几亩黄连和贝母,到附近打点零工,我算了一下,只要黄连价格稳定在五十元左右,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等孩子读书时,我就到街上去买一套房子,好好培养孩子。老屋就不翻修了,只要每年添加瓦片,还能够住上十几年。

了不起的年轻人,有眼光,有孝心,有责任心,虽然是精准扶贫对象,但他不等靠要;不羡慕城市的灯红酒绿,精心经营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承担着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的责任。他身上的泥巴,其实就是闪光的金子。

走完联系户,我们打道回府。遇见几个老年人在路边劳动,有捡石头的,有掏沟的,也有拿钢钎二锤的。前几天的暴雨冲毁了泥土路,他们自己动手维修,毕竟是自己天天要走的路,不能等政府。我举起手机拍照,其中一个说,老师,把我们的灾情给政府说一下,早点硬化我们的道路。要想富,先修路。乡亲们的要求,我一定转达。

有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有乡亲脱贫致富的信心,板厂坪一定会过上小康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