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泽天华 利川黄连

恩施日报记者 秦卫飞 通讯员 成定海 

林间栽连(彭一新摄)

利川黄连商品习称味连、鸡爪连,小檗碱含量达10%左右,为品质最优的味连。2004年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留存面积超过10万亩,约占全国味连面积的50%,产量约占全国的60%。近年来被中国中医药协会授予“中国生态黄连之乡”,该市建南镇被授予“中国黄连第一镇”。利川黄连的品牌价值被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评估为5.99亿元,在中国品牌农产品百强排名中位居第89位。

因黄连誉满神州

黄连之于利川,就好像天生是与这块土地相依相伴的。利川境内高山特有的冷凉高湿、多雾寡照的环境,最适宜黄连生长,所以利川历史上就享有“中国黄连之乡”的美誉。

黄连在利川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古今史书、医书多有记载,《新唐书》、《本草纲目》无不重点提及。利川黄连形如鸡爪,根茎集聚成簇,黄肥坚实,早在唐代就列为贡品。

利川适宜种植黄连的地方很多,但最适宜的还是建南镇、谋道镇、汪营镇、忠路镇、凉雾乡、福宝山生态开发区等地海拔在1200米至1800米之间的高山地区。

为发展黄连生产,利川市先后建立了以生产黄连为主的国营福宝山药材场、寒池药材场、三合药材场和雪山坪药材场,该市也因此成为全国最大的黄连调出地。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为缓解利川黄连供求矛盾,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教授徐锦堂等到利川开展黄连栽培技术研究。经过8年艰苦钻研,徐锦堂等人创造了湿沙种子储藏技术、精细育苗技术和棚架改良技术。这三大技术突破性地解决了黄连种植技术问题,利川也因此成为全国黄连种子种苗供应基地和黄连种植技术推广中心。

为了加快黄连的生产加工步伐,上世纪70年代,利川组建了以生产黄连系列中成药为主的利川制药厂(因企业改制,现更名为湖北香连药业有限公司)。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为规范黄连种植技术,利川市又实施了国家“黄连商品基地建设项目”,并最终于上世纪末成为中国首批园艺产品出口基地。

开创生态栽培技术

黄连生态栽培技术始创于利川。长期以来,一直沿袭的黄连栽培模式需要搭棚遮阴,对木材的需求量较大,民间更有“一亩黄连十亩林”的说法,对当地的森林破坏程度相当严重,带来了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环境问题。

从1958年开始,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徐锦堂教授等人在总结药农栽培黄连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创建了林间栽连、药连间作及玉米黄连套作等多种生态栽连模式,改变了黄连产区栽连毁林的状况,初步形成了利川黄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栽培黄连的玉米和造林遮阴技术”也因此荣获1984年国家发明三等奖。但由于受当时研究条件和技术手段的局限,对于很多重要的基础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和科学阐述。

2004-2006年,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大学相关科研人员针对简易棚、柳杉林、白马桑林、厚朴林下的四种栽连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栽培模式下出产黄连的总生物碱含量变化幅度在13.88-17.41%之间,盐酸小檗碱含量变化幅度在6.95-9.47%之间,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且质量较好。研究人员还对可能影响黄连产量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研究,证明了各种栽培模式下出产黄连的产量与土壤碱解氮水平、总有机质水平和相对光照强度相关性较大。

同时经对几种栽培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发现柳杉林下栽连经济效益最高,每亩为4715.3元,其次为简易棚下栽连,每亩为3725.9元,白马桑林下栽连经济效益最差,每亩仅为2677.3元。

2009年武汉大学药学院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所和利川市清江黄连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担了湖北省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黄连优化生态栽培模式的构建、评价及示范”的研究工作,对现有的不同生态栽培模式下的黄连产量、质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优化黄连生态栽培模式,不仅为协调发展药材生产与林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为水土保持、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一种新型而实用的药用植物生态栽培模式,从而更好地阐释黄连栽培复合生态系统是如何通过对时空的优化利用而获取最大的光温资源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

集中优势做大做强

“利川黄连”虽然自古享有美誉,但要想依靠黄连拉动利川市的经济发展,则并非易事。

改革开放以后,中药材退出计划经济的“笼子”。“利川黄连”也受此影响,不再享有计划经济特权,它和众多的农产品一样,要想占领市场,只有靠质量和价格取胜。那个时期,全国的中药材价格时高时低,严重影响了黄连产业的发展。2002年,黄连市场喊出每公斤240元的天价,之后则持续多年走低。庆幸的是,当时的利川市委、市政府并没有放弃发展黄连生产,利用黄连价格的低谷期,开始大力调整黄连产业结构,由以往的“开山种连”调整为“林下种植”,由用土坑烟熏火烤的加工模式改为机械化生产。政府的强力扶持保护了黄连产业,从而为以后的保规模、创品牌奠定了基础。

然而,要确立“利川黄连”的“霸主”地位,光靠品牌的名声还不行。为了促进黄连产业的健康发展,让药农通过黄连发家致富,利川市政府下了一番功夫。该市组织成立了利川市黄连协会,对黄连产业的发展进行具体的指导、协调和管理工作。同时,该市又建立起“道地黄连保护与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基地建设由利川市黄连协会全权负责,并同时寻求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技术支援,对药业企业和药农进行种植和加工技术培训。为扩大基地规模与质量,该市的黄连生产基地建设全部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专业农场(大户)”模式,该模式的成功运用,有效地促进了黄连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利川市还从生产环节入手,着力打造黄连生产的核心竞争力。目前,该市已成功解决了亩产500公斤黄连的种植技术、自动化机械加工专利技术和良种选育技术,这三大核心技术的成功运用,标志着利川市黄连生产已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据介绍,利川市将着力于“利川黄连”这一品牌的经济效能转化工作。一是以“利川黄连”集体商标为载体,整合利川黄连原产地域保护、地理标志产品、GAP基地建设、加工专利技术等,统一标志、标注,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拓展市场,合力打造“利川黄连”品牌。二是依靠科技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这包括实施“国家黄连生态栽培科技支撑计划”,争取尽快完成“中国黄连保护与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稻连轮作高效优质机理研究”等项目。三是加紧推广黄连机械加工专利技术、亩产千斤栽培技术和大花叶良种普及技术。四是做好黄连产业化升级工作,尽快建成黄连精加工产品的工业化体系,提高黄连资源的工业转化率。

链接:利川黄连本草学考证

黄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黄连,味苦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久服,令人不忘。一名王连,生川谷。”《本草纲目》载:“黄连,汉末《李当之本草》惟取蜀郡黄肥而坚者为善。唐时以澧州者为胜。今虽吴、蜀皆有,惟以雅州、眉州者为良。药物之兴废不同如此。大抵有二种:一种根粗无毛有珠,如鹰、鸡爪形而坚实,色深黄;一种无珠多毛而中虚,黄色稍淡。各有所宜。”据产地、药物形状及性味来看,《本草纲目》所载前一种即今之“味连”,原植物为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后一种即今之“雅连”,原植物为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C.Y.ChengetHsiao);除此以外,还有云连(Coptis.teetaWall.);这三种原植物的干燥根茎均为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黄连药材。

北宋欧阳修与宋祁合修《新唐书》中记载:“施州清化郡,下。本清江郡,天宝元年更名。土贡:麸金、犀角、黄连、蜡、药实。”;宋末马端临著《文献通考》记载更详细:“施州春秋巴国之境。七国时,楚国巫郡之地。秦属南郡,二汉因之。後周置亭州及业州。隋炀帝初,并置庸州,寻废,置清江郡,唐为施州,或为清江郡,属江南道,领县二(清江、建始),宋属四川夔州路,贡黄连木药子。”元代脱脱等所著《宋史》中记载:“施州,下,清江郡,军事。元丰户一万九千八百四。贡黄连、木药子”。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鄂西实行“改土归流”,即改土司制为流官制,设立施南府,辖六县,始设利川县。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利川县令何蕙馨主修首部《利川县志》卷之四《食货志》中《物产》篇“药类”上记载利川盛产药材依次为:党参、黄连、何首乌……等57种。这些典籍都清楚地记载了恩施利川自古以来就是黄连药材的地道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