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健康扶贫情系千家万户

中国利川网 全媒记者 李锟 通讯员 吕波

市妇幼保健院在精准扶贫村求男台村进行义诊  柯榕 摄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是扶贫硬骨头的主攻方向。”利川市从健康扶贫入手,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对症送医送药,让全市的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都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

2016年利川实行“健康扶贫工程”以来,各职能部门以农村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为目标,合力攻坚,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对贫困人口实现了全覆盖,贫困人口大病和长期慢性病得到有效治疗。

贫困户治病不再难

柏杨卫生院李志平给八台村村民陈科鹏看病 熊亮 摄

51岁的李先春是利川市团堡镇烽火村一组村民,其一家早在2013年便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夫妻二人吃苦耐劳,一直拼搏在脱贫致富第一线,两人种植有1.5亩山药,套种有3亩地的甜玉米、蔬菜。

2018年3月,李先春长期咳嗽不止出现咯血症状,从利川到恩施,再到宜昌,黄学祥陪着妻子辗转多地求医问诊,反复检查未果,到宜昌的一次CT检查就高达8450元。症状未消,结果不明,近4万元的各类开支不能报销。

2018年7月,最终被确诊为小细胞肺癌。癌症的阴影迅速笼罩在夫妻两人头上。高昂治疗费用,让一家人愁眉不展。

此时,健康扶贫政策的落实,给这被阴云笼罩的一家带来了一道曙光。

2018年7-9月,李先春在利川市人民医院第一次住院针对性治疗产生29000多元费用,这个时候正逢“四位一体”健康扶贫政策全面实施,于是顺利报销了26000多元。

在医保部门的帮助下,黄学祥为妻子申请办理了城乡基本医疗保险门诊重症治疗报销,通过审批后,后面每次医疗费用报销比例都超过了90%。

几个月来,李先春先后6次在利川、恩施住院,宜昌检查,治病总花销高达28万元(包括确诊前的检查费及车费、食宿费等不能报销的费用4万元),已按规定报销的逾21万。

“其实我们自己一年就出了7万元左右,虽然对我们来说这已经不是小数字了,但比起28万,已经是非常好了。而且每次住院都能随即办好(报销手续),非常方便。”黄学祥对健康扶贫政策的落实打心底表示感谢。

“尖刀班”帮助患者报销

在柏杨镇龙凤村义诊 柯榕 摄

与李先春同样享受到健康扶贫政策的还有利川市建南镇星星村的贫困户郭明常。

今年3月5日,利川市商务局驻建南镇星星村“尖刀班”成员正坐在火炉边商量村里的事儿,突然第一书记蒋宏谟电话响起了。

“我是郭明常的妻子,郭明常在医院花了26万多元,脑出血,食管破裂……实在没钱了,您帮帮我!现在温州市人民医院……”

“我可以帮您咨询报销的事情,您别急。”挂断电话,蒋宏谟四处咨询报销的事。

按照打听到的操作步骤,蒋宏谟打电话过去,反复叮嘱要求转诊,一字一句地教其怎样去表达自己的意思,并解释什么是转诊,直到郭明常的妻子听懂为止。

随后,郭明常转院到恩施州中心医院,可是新的困难又出现了。

“蒋书记,医院要什么卡才能报销……”蒋宏谟没想到郭明常连社保卡都没办过。

蒋宏谟又通过咨询了解到,只要提供郭明常的照片和身份证就可以为其办理社保卡。

社保卡办好后,由于郭明常病情恶化,又转院到武汉协和医院,医院无法接收,才又转到利川和谐医院就近治疗。

期间也因工作调整,郭明常的帮扶人也由牟中杰变为“尖刀班”的冉君林。

冉君林先后三次利用周末回利川时,前往和谐医院询问郭明常的病情、送钱、找医生、咨询二次报销政策,把郭明常从温州到恩施再到利川的所有住院发票一张张复印,仔细一笔笔地清算,生怕有一项政策漏掉了。

5月“尖刀班”向民政部门为其申请了社会兜底保障,其在和谐医院住院32天所花费的18559元得到了全额报销。

鉴于其复杂的病情,和谐医院无法为其动手术,6月郭明常已转院至恩施民大医院进一步治疗。

郭明常住院四次,共花费28万余元,医疗报销20多万元,得到临时救助资金1800元,极大地缓解了其家庭负担。

上门评残暖人心

忠路卫生院刘定翠给村民进行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8月20日晚,利川市忠路镇茶台村七组,借着车灯,由利川市残联组织的评残专家完成了对村民金艮菊的现场评残。

金艮菊现年72岁,为低保贫困户,十年前因中风四肢无法自如活动,如今几乎瘫痪在床。

评残专家经过仔细检查,按照残疾人鉴定表所列残疾类别和等级,当场评定金艮菊为肢体二级残疾。

相关信息录入办证系统完成制证,10月金艮菊就可以每月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150元。

经历3起事故、5次交通堵塞,当天晚上,评残工作组马不停蹄奔赴4个村,集中评残32人,上门评残7人。

晚上10点,评残工作人员才吃上晚饭。

11点40分,工作人员赶回城里。

利川市中医院公共卫生科科长吴卫华主要负责肢体残疾鉴定。每到一户,她就迅速穿上工作服,俯下身子,轻声询问。

“工作虽然很累,有时候甚至被不理解的百姓埋怨,但看到有的老百姓瘫痪在床多年,能够为他们做一点实事,心里也觉得工作很神圣,很有意义。”吴卫华说。

今年以来,利川市深入推动残疾人工作到户到人,不断强化惠民政策落实落地,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从4月到7月,利川市已经开展两轮集中评残6653人,上门入户评残150人,包括贫困户3659人。

“即便经过两轮评残,市残联办证窗口每天排队的人依旧有很多,每天都要办理差不多30个残疾证。”市残联工作人员黄斌介绍。

“后面我们除了会加紧未完成乡镇的集中评残和上门入户评残工作,继续采取各种便民措施,做到残疾人证办理工作全覆盖,无死角外,还将加大宣传、落实残疾人各项政策。”利川市残联相关负责同志说。

健康扶贫彰显民生情怀

文斗回龙村村医陈华军 熊亮 摄

近年来,利川市精准把脉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症结,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偿、补充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健康管理“五位一体”保障机制,为贫困群众织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护网。

利川市先后出台了《利川市农村医疗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利川市健康扶贫工程及行业扶贫实施方案》《利川市精准扶贫补充医疗保险实施办法(试行)》《利川市健康扶贫民政救助和社会救助实施方案(试行)》文件,立足山区群众看病就医负担重、因病致贫返贫比例高的实际情况,明确有关医疗费用报销标准,实行保障全覆盖,让广大农村贫困对象最大限度地享受健康扶贫政策红利。

在大病集中救治上,利川市确定市人民医院、市民族中医院、利川东方和谐医院为定点医院,分批、分类对部分胃癌、食管癌、终末期肾病、直肠癌、结肠癌、白内障患者进行集中救治。

由该市财政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人100元的标准(民政资助对象全额兜底),设立农村贫困人口“兜底保障资金”,防止慢病拖成大病,增加医疗负担。

利川市按照每人50元的标准,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管理,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224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建档立卡贫困户6.91万户,签约率达99.92%。

为提升医疗水平,利川市实施基础建设工程,全市标准化建设的卫生院达到100%,“五化”村卫生室建设全覆盖;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农村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实行城市医生与乡村医生“一对一”结对帮带,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卫健、人社、扶贫等单位精准扶贫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市域内就诊“一站式一票制”结算;建设“互联网+远程会诊”,搭建远程会诊、影像诊断、远程教学系统,让贫困群众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编       辑:卢   华

责任编辑:谭   莉

审       签:古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