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川网 特约记者 秦卫飞 通讯员 向江杰
建南黄连基地
初秋时节,位于利川市建南镇丰竹坝村最高峰“黄连王”王忠连的100亩连片黄连棚,在清晨雾气缭绕中,若隐若现。
“我的这些黄连价值超过400万!”王忠连自豪地说。今年49岁的他,1988年高中毕业就回家干起种黄连的行当,而今已过30个春秋。“那个时候,水稻只有五角一斤,而一斤黄连可卖25元,水稻亩产最多1000斤,一年也只有500块钱,五年产值2500元;而每亩黄连却可卖到10000块钱,比种植水稻整整高出了4倍。”当初,王忠连算过一笔账,坚定了种黄连的决心。
利川黄连俗称南岸味连、鸡爪连,2015年1月获“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面积、产量、品质均居全国之首。2011年7月,利川被中国中药协会授予“中国生态黄连之乡”称号,建南镇被授予“中国黄连第一镇”。利川黄连的品牌价值被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评估为5.99亿元,在中国品牌农产品百强排名中位居第89位。同时,利川黄连是我省唯一道地药材品种入选的全国首批8个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试验区项目建设库,已被我省作为首批“一县一品”优势品种建设项目。
“精准扶贫要精准产业扶贫,老百姓才能真正得到好处。要进一步发展中药材产业,抓好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尤其要做好黄连产业,做好利川黄连品牌建设。”建南镇大道角村村民徐泽刚说。多年来,他探索的“稻连轮作”模式高产技术,被称为“徐泽刚黄连高产栽培模式”。
高产优质黄连
2007年,徐泽刚牵头成立箭竹溪黄连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脱贫致富。目前合作社已吸纳会员近300户,核心基地3200亩,带动周边农民发展基地5万余亩。2016年3月,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箭竹溪黄连专业合作社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2018年,箭竹溪黄连高产栽培示范基地被吸纳为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之一,还被授予“湖北省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称号。黄连成为利川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去年,全市黄连产值突破4亿元。
利川地处华中药库核心区域,道地中药材品种较多、品质上乘。自唐代开始就是以道地黄连等为主的中药材产区,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中草药资源丰富,品种多达2300余种,占全国已经临床或制药利用的中草药资源11000余种的22%以上。据国家《药典》、《本草纲目》、《中国中药志》、《湖北中药志》等记载,利川中药材种植品种有黄连、大黄、当归、党参、贝母、首乌等30多个品种。
近年来,利川紧紧围绕打造成华中及武陵山区药材生态种植核心示范区、全国知名的中药材生产加工流通基地,坚定不移实施“绿色+道地”中药材的方略,全地域、全要素、全产业链推动药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药业产业正加紧成长为特色产业增长极的核心板块。目前,全市中药材总面积达27万亩,其中黄连基地11.5万亩、大黄基地3万亩、山药基地2.5万亩、厚朴基地2.1万亩、杜仲基地1.5万亩、贝母基地1.5万亩。到2020年中医药总产值达到40亿元,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9月9日,记者走进元堡乡麻山片区,漫山遍野的大黄密密匝匝,一望无垠,微风吹过,碧浪起伏,宛若绿色海洋。“这里正成为全国第三个大黄主供应区。”前来采购的四川太极集团药材部负责人介绍。云南白药、同仁堂、昆药集团等一批赫赫有名的中药巨头都派出常驻代表,签下长期订单。“供不应求,现在最发愁加工速度跟不上。”当日上午,元堡勤隆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龙祥云正在指挥工人加班加点烘制大黄干片,院子里堆得像小山一样的鲜品,将在制成饮片后发往全国各地。在元堡乡,30多家药企收购员就地抢货,一律“先款后货”仍货源吃紧。
以勤隆为龙头,以点带面,元堡乡将大黄作为“一乡一业”主导产业,请华中农大帮助编制《马蹄大黄发展总规》,制定省级种植标准。乡政府推动“公司+品牌+合作社+农户”模式,协调勤隆合作社流转土地1500亩建示范基地,鼓励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分红。短短4年,已发展大黄产业村30多个,覆盖贫困人口近万人,面积2万余亩,年销售收入6亿多元,每年产品仅供给太极集团就有1000多吨。
农民在黄连棚下劳作
强力推进市场培育,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从事药材生产、加工、销售的各类市场主体达218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1家、规上企业3家,国家级专业合作社3家、省级专业合作社3家。完成了香连药业与台湾天民药业的资产重组,2017年香连药业完成销售产值8000多万元,同比增长30%以上。成功改组成立华润医药利川公司,成为利川首家国资药业企业。湖北信仁药业开创该市中药饮片加工先河,本地中药材占加工品种的60%以上。
利川还树立中医药大健康理念,打造以麻山、寒池山、齐岳山中药材观光带,促进中医药与养生养老产业融合,促进中医药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科技化研发、品牌化营销”的思路,重点发展以黄连为主的道地药材产业,稳定黄连基地种植面积,建好道地药材专业乡镇、专业村,推动黄连产品精深加工,创新研发中药村等衍生产品。
从2017年起,徐泽刚开始致力黄连花茶的研究,利用新的杀青技术,成功研制出预防“三高”疾病的“黄连花茶”“黄连花菜”和“黄连叶茶”,收获黄连产业创新发展的首桶金。去年,他通过以商招商,再投入资金300万元,用于扩大黄连花茶生产规模。
传统黄连种植技术,一般5年为一个周期。发展黄连花茶产业,一年内即可见效益,正好解决了产业长短结合的难题,第一年冬季种植,第二年冬季即可采摘黄连花。“过去,黄连花都被打掉,浪费了。一亩黄连,可采收200斤黄连花,每斤收购价10元,一亩黄连每年可为连农增收2000元。”徐泽刚说。按此计算,黄连花茶可为利川连农增收2亿多元,相当于新增一个亿元产业。
黄连产业后发优势不仅仅如此,随着产业加快发展,黄连带动康养避暑民宿发展势头也十分强劲。今年,数千重庆、武汉等地游客到箭竹溪避暑休闲,“黄连+旅游”已在黄连产业链崭露头角。
编辑:卢华 责任编辑:谭莉 审签:古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