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多云,局部阵雨;18-28度。
明日:多云转阵雨;18-28度。
〓〓上级部署〓〓
●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
●日前,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抓好第一批主题教育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工作的通知》。
●昨日,我国疫苗管理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
〓〓本地要闻〓〓
6月24日,谋道镇城管中队组织人员对苏马荡大道沿线的违规广告牌、灯箱、不规范墙体广告展开清理。
●昨日,省应急管理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徐克一行到忠路镇开展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检查。
●昨日,我市结合全国、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要求,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昨日,全市第一期东西部扶贫协作专题培训班在杭州开班,30名乡镇领导干部和30名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参训。
●我市中国传统村落增至18个。
●我市高考取得佳绩,一本上线972人,二本上线1875人。
●谋道镇入选全省首批“擦亮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
●市档案馆荣获2014-2017年度“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我市出台多项改革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我市开展固体废物管理业务培训。
●昨日,汪营镇组织开展民宿业务培训座谈会。
〓〓州内动态〓〓
●我州“决战脱贫攻坚 献礼七十周年”百姓宣讲活动启动。
●渝鄂柔性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南通道建成投运。
●恩施市芭蕉乡入选中俄蒙“万里茶道”文旅高质量发展案例。
●鄂西高速拉开“取消省界站” 外场工程建设序幕。
〓〓学习实践〓〓
【让深化改革激活治理创新】
“对照国际先进规则,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加强改革系统集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明确要求。随着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工作全面深化,当前正逐步探索赋予省级及以下机构更多自主权,允许地方因地制宜设置机构和配置职能。在这一背景下,“法定机构”这一新生事物,继深圳前海管理局、青岛蓝色硅谷管理局、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广州南沙新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管理局之后,日前在天津滨海新区再次试水。
一般来讲,法定机构是依法设立、依法监管的特定机构,负有政策执行、公共服务及经济发展的职责,按照现代法人治理模式运行。但与政府部门、企业与社会组织不同,与服务外包、购买服务不同,法定机构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公共管理机构,一方面特定职权由传统行政体制授权得来,另一方面又不直接参与市场活动,主要是通过“委托—代理”模式服务于区域管理、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等。实践证明,法定机构在分担政府压力、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运行效率上,具有较为明显的绩效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将法定机构的作用发挥好,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在试点中不断探索、反复改进。一是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要突出先行先试中的职能转变需要,博观约取、学深用巧。二是要始终坚持和完善党对法定机构改革和运行的领导。职能可以分离,职责可以授权,但是政治引领不能虚化、不能弱化。只有将党的领导纳入法定机构的治理框架,才能形成科学完备的刚性约束,形成政治制度与治理结构的双重优势。三是要走法治化的改革路径,通过“权责法授”为法定机构厘清职责、保驾护航。在清晰界定各个治理主体的权责利之外,尤其要协调好政府权责清单与法定机构职责的相互关系。四是要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新机制,紧密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对治理体系的各个利益相关方进行重构,实现政府与法定机构、企业、社会的协同有效共治。
从“放管服”改革的视角来看,法定机构改革本质上是简政放权,目的是为了让政府更加有为、让市场更加有效,不能仅仅是就事论事,还要以此为契机全面深化治理创新。首先,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服务监管机制创新打造优良的生态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让政府及时、深度掌握并预测企业需求,同时鼓励市场多样化需求,营造多元产业跨界合作、不同主体合作创新的产业发展氛围。其次,要以创新能力为导向,通过优化全球价值链条治理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只有持续拓宽企业的全球化视野,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完善研发基础设施,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技术革新,才能真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法定机构的职责使命。
“惟进取也,故日新”。法定机构改革的推进,必将带动各方面的治理能力创新与优化,政府的招商引资也将向“孵化哺育”、与企业“共生共育”的方向转化,从而有力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进程,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摘自人民日报)
【干事创业莫学曾参】
孔子有个弟子叫曾参,他在儒学发展上是一个有成就的人物,同时在历史评价中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孔子对他有一句评语——“参也鲁”。鲁,就是迟钝的意思。“参也鲁”说明曾参这个人思想不大活跃,是个思想呆板、行为刻板的人。《礼记·檀弓上》记载了一节曾参临死前“易箦”的故事,从中可见其多么怕冒风险、谨小慎微。
如何看待和评价曾参这个历史人物,众说纷纭,恐怕难有定论,这也不是此文要讨论的重点。不过,由“参也鲁”引起的一些话题和思考,却不能不给人以启示。著名杂文家林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参也鲁’这句话可以启发我们对这种典型人物的思考。一种人,像曾参那样胆小怕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好不好?又有一种人,像曾参那样,‘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凭他的长寿成为一代宗师,是好事还是‘天下之不幸’?这都是可以讨论的。”但凡知人论事,皆可见仁见智。这两种人到底好不好,关键看处于什么样的背景和语境。曾参的这些行为表现未必完全是缺点,立身做人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换个角度看,若是放在干事创业上面,恐怕是不合时宜的。
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改革开放的问题时曾经指出: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只有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想当初,如果没有“向前走,莫回头”的袁庚和“浑身是胆”的任仲夷,哪会有蛇口工业区的改革奇迹?作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莫学曾参,才能在改革的大潮中劈波斩浪、克难攻坚。
有些事情,干了有风险,不干很保险。就改革而论,敢试敢闯的难度在于两点。一来难在没把握。由于涉险滩困难多、啃硬骨阻力大,加上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缺少现成的破解之法,难免有错试、误闯的可能。二来难在得罪人。因为触及一些人的利益,难免招致反对和误解。现实中,有的干部因怕风险、求保险,就瞻前顾后、墨守成规,时常拿僵化的“规定”和表面的“稳定”为借口,能不干就不干、能少干就少干,以致改革难推进、创新难实现。
敢试敢闯还是畏首畏尾,既是胆大与胆小的区别,也是公心与私心的分野。1982年初,全国掀起了一场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斗争。有人担心这样会影响改革开放,陈云同志说:“怕这怕那,就是不怕亡党亡国?”“抓这件事是我的责任,我不管谁管?!”我党的历史上,正是因为有许多这样一心为公、勇于担当的干部,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改革实践中,那些怕这怕那的干部,往往都是盘算着自己的利益。正所谓“无私者无畏”,那些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者,勇于担当、敢于作为者,无不胸怀大局、心系大业。
如今,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攻坚期,面临的矛盾困难和挑战考验还有不少。“大胆使用个性鲜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大胆使用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的干部,大胆使用默默无闻打基础、干实事的干部”“党组织要为担当负责者担当负责、当干事创业者的坚强靠山”……
今年军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全军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让许多想干事、敢干事的干部深感振奋。这也意味着,干部担当作为既有了良好的用人导向,也有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同时,这也告诫一些干部:如果再“怕”字当头、“私”字作祟,不担当、不作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地混日子,那就打错了算盘。(摘自求是漫评)
(本期编辑:谭莉 思飞 审核:周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