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5 杜瑞芳
覃长远给猪喂食
恩施日报讯 记者 杜瑞芳
一个人如何承受接踵而至的厄运?利川市毛坝镇山青村40出头的覃长远给出了答案——与癌抗争,艰苦创业。
原本是村里有名的木匠,日子过得十分红火。没想到他和母亲先后被查出患有癌症,母亲离世后,他顽强面对病魔。2个月的化疗,30多次放疗,被病痛折磨得脱了人形,但他依然顽强不屈。
在“尖刀班”的帮助下,他与癌症作斗争,艰苦创业、不等不靠,成为该村第一个养殖大户。
母子二人先后患癌
5月28日,山青村三组,覃长远和妻子在给生猪喂食。猪圈里收拾得很干净,膘肥体壮的生猪抢着吃食。
覃长远的面容有些清瘦,但精神很好。他麻利地用推车将饲料推到食槽前,看着猪儿们吃得欢,他笑得灿烂,旁人根本看不出他饱受着癌症的折磨。
“我18岁就在外面打工,一直在建筑工地做木工。”覃长远说,他曾经是个好劳动力,木工技艺很好,一直在湖南、广东、石家庄等地打工。走南闯北10多年,每年至少能挣5万多元。他父母和妻子在家里种了4亩多茶叶,每年茶叶收入近万元,一家人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冬天,覃长远的母亲一病不起,到医院检查,已是肝癌晚期。孝顺的覃长远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广东赶回来陪母亲治病。由于母亲年老体弱,最后医院也没有办法,他只能将母亲接回家里精心护理,尽量缓解她的病痛。2018年农历正月初十,母亲还是离开了他们。
母亲离世后,覃长远的心事也浮上心头。一年来,他一直鼻塞不通,涕中带血,耳朵堵塞。他曾在网上搜索,疑似鼻咽癌症状,但他害怕,不敢去检查。
2018年3月,他鼓起勇气到利川市人民医院体检,结果真是鼻咽癌。他不愿也不敢相信这样的结果,到武汉协和医院检查。可命运并没有向他伸出橄榄枝,确诊为鼻咽癌的那一刻,他万念俱灰。
“刚进医院的时候,我很悲伤,感到很无助。特别是想到两个孩子还小,自己要是走了,他们怎么办?夜里常泪流满面。我经常咨询医生,自己还能活多久?住院要多少费用?亲戚朋友来看望、安慰我都没用。”那段日子,覃长远记忆犹新。
艰苦创业成养殖大户
“真正让我振作起来的,是郑书记。”覃长远感激地说。
利川市委宣传部驻毛坝镇山青村第一书记郑兴禄听说覃长远的事,到医院去看他。“你要振作起来,鼻咽癌是癌症中比较轻的。每个人都要死,但活着就要像个男人,要给你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做榜样。有什么困难我们帮你,再难,精神都不能垮!”郑兴禄还给他讲了很多战胜疾病的例子。
“郑书记的话对我的触动很大,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覃长远说,为了解决他的医疗费用,郑兴禄多方协调,找到镇扶贫办,并召集村里群众搞民主评议。没多久,他家被纳入2018年新增的贫困户,村民们还同意将他家四口人纳入一类低保。
“我出院时享受了贫困户的政策,检查和治疗费用总共11万多元,自己才花2.7万元。全家每月可以享受1460元低保补贴。”覃长远说,“国家政策这么好,我担心什么呢!活一天,就要活得有意义。”
覃长远的父亲有个闲置多年的养殖场,稍加修缮就可以利用起来。在“尖刀班”的帮助下,他准备把养猪场办起来。
2018年5月,经过精心准备,他买回30多头猪崽,终于把养猪场开起来了。之后,他没事就学习技术,通过手机查看养猪视频,学会了注射、病虫防治等技术。他把养猪场定位为生态养殖,绝对不用药物混合饲料。通过精心喂养,他的猪长得又肥又壮。
2018年底,各地客人纷纷上门购买,全部顺利出栏后,每头猪纯收入在500元以上。这一年,他还改造了两亩多老茶园,种植了龙井43号、黄金叶等新品种。村民们看到他在茶园和养猪场奔忙的背影,都劝他要好好休息,他却说:“我要好好锻炼,没准哪天病就全好了!”
今年初,在郑兴禄的协调下,农村信用社帮他解决了小额发展贷款5万元,他的养殖规模扩大到了100头,村里的远富养殖专业合作社和他签订了购销合同,他的信心更足了。“除了养猪、种茶,家里还养殖了蜜蜂,我希望扩大养猪场规模,争取一年出栏200头生猪。”覃长远说。
(责任副总编:傅小棠 责任编辑:陈玄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