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茂:引领茶农奔富路

中国利川网 全媒记者 李锟

“非洲市场已打开,我们还得进一步壮大茶叶产业,带动更多农民致富!”近日,刚从摩洛哥考察回国的利川金利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州政协委员王启茂说。

王启茂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工作近20年。自2012年创建利川金利茶业有限公司以来,扶持指导14个村发展茶叶基地2.5万亩,每年为茶农增收过亿元,开启了产业扶贫新路子。

柏杨坝镇地处利中盆地,平均海拔1200米,是水稻主产区。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又受“春迟秋早”气候条件限制,农民返贫现象突出。

王启茂邀请华中农业大学专家考察发现,柏杨坝镇适宜发展高山茶叶。王启茂决定引导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山名优红茶。

他在友好村流转土地1000亩,建起茶叶示范基地,动员外甥女回乡创业,领办“利川市春欣茶叶专业合作社”。经过两年示范引领,基地周边6个村共发展茶叶4000亩。

毛坝镇是全国名茶之乡。金利茶业公司选择该镇6个村1.5万亩出口备案茶叶基地。为提升老茶园茶叶质量和产量,公司采取村企共建共管模式,加强技术指导,免费为基地提供冬管农资。

忠路镇茶叶规模较大,由于长期没有茶叶加工厂,茶农零星种植的茶叶无法变现,影响了老百姓种茶的积极性。2014年,王启茂带领团队深入忠路镇老屋基片区12个村调查,认为该片区是发展出口绿茶的理想区域。

公司在忠路镇合力村新建年加工2000吨绿茶的自动化生产线,解决老百姓卖茶难。群众种茶无后顾之忧,周边农户新发展茶叶基地5000亩。

发展基地的同时,王启茂不忘突破制茶技术。红茶曾经“闷烧味”十足,很多制茶人为此伤透了脑筋。王启茂深入基地、车间,从鲜叶采摘,到杀青、揉捻、发酵、干燥、理条、提香,对每个工序反复试验,把握火候,探索红茶各个工序的最佳控制点,形成固定操作规程,最终使《一种利川工夫红茶的生产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为利川工夫红茶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茶叶有了,技术也有了,销路要畅。2015年1月,王启茂“走出去”,在进口我国绿茶的第一大国摩洛哥组建华夏茶叶公司。经过3年经营,摩洛哥华夏茶叶公司已有员工80多人,其中聘用摩方人员70多人。

如今,华夏茶叶公司已成为中国茶叶进出口商会重点推介企业、湖北省商务厅“走出去”的示范企业,为进一步开拓非洲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2017年,华夏茶叶公司经销中国绿茶3000吨。

王启茂十分关注茶叶产业发展。作为一名州政协委员,今年,他将提交《将“恩施玉露”“利川红”打造成新时期中国茶叶第一品牌》提案,为促进全州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