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川网 全媒记者 牟联文
“精准扶贫要精准产业扶贫,老百姓才能真正得到好处。要进一步发展中药材产业,抓好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尤其要做好黄连产业,做好利川黄连品牌建设。”在刚刚闭幕的利川“两会”上,州人大代表、利川市政协委员徐泽刚说。
徐泽刚是利川市建南镇农民,有30多年种植黄连经验。多年来,他潜心钻研,不断改进技术,摸索黄连高产之道。他探索的“稻连轮作”模式高产技术,被称为“徐泽刚黄连高产栽培模式”。
2007年,他牵头成立箭竹溪黄连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脱贫致富。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合作社已吸纳会员近300户,核心基地3200亩,带动周边农民发展基地5万余亩。2016年3月,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箭竹溪黄连专业合作社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2018年,箭竹溪黄连高产栽培示范基地被吸纳为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之一,还被授予“湖北省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称号。
2018年,箭竹溪黄连专业合作社销售收入达4800余万元,黄连成为建南镇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全镇黄连产值突破2.5亿元。
从2017年起,徐泽刚开始致力黄连花茶的研究。同年,中国农科院特色蔬菜创新团队进驻建南镇大道角村,帮助徐泽刚推进黄连花茶新品研究,专家团队创新传统方法,利用新的杀青技术,成功研制出预防“三高”疾病的“黄连花茶”“黄连花菜”和“黄连叶茶”。
2017底至2018年初,徐泽刚投入100多万元,建成黄连花茶加工厂和黄连扶贫培训基地。2018年,黄连花茶上线销售,收入达100多万元,成为黄连产业创新发展收获的首桶金。
徐泽刚并不满足于现有规模。2018年,他通过以商招商,吸引重庆客商赵英才的关注,双方搭成协议,客商再投入资金300万元,用于扩大黄连花茶生产规模。
传统黄连种植技术,一般5年为一个周期。发展黄连花茶产业,一年内即可见效益,正好解决了产业长短结合的难题,第一年冬季种植,第二年冬季即可采摘黄连花。
“过去,黄连花都被打掉,浪费了。一亩黄连,可采收200斤黄连花,每斤收购价10元,一亩黄连每年可为连农增收2000元。”徐泽刚说。
建南镇现有黄连基地5万亩,按此计算,黄连花茶可为连农增收1亿元,相当于新增一个亿元产业。依托建南现有黄连资源,2019年,全镇预计可加工生产黄连花茶10吨,黄连叶茶100吨,黄连花菜20吨,按现有市场价计算,其产业前景十分可观。
黄连产业后发优势不仅仅如此,随着产业加快发展,黄连带动康养避暑民宿发展势头也十分强劲。2018年,数千重庆、武汉等地游客到箭竹溪避暑休闲,“黄连+旅游”已在黄连产业链崭露头角。
徐泽刚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依据全村的黄连资源,打造黄连康养民宿旅游示范村,让更多的人知道黄连,了解黄连,爱上利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