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记者 冉春平 周洵
茶叶基地
利川市忠路镇杨家坡山大人稀,海拔近1000米山顶上镶嵌着一颗“绿宝石”——湖北嘉润茶业有限公司原料基地杨家坡有机茶园。
这个“与世隔绝”的茶园刚刚捧回“全国醉生态茶园”光荣称号,茶叶产品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第十四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产品皆被公司收入囊中。
目前,公司正在创建国际有机农业领域里的最高标准——德米特认证农场,认证程序已接近尾声。认证成功之后,杨家坡有机茶园将成为中国第八家德米特认证农场,国内第一家德米特认证茶园。
10年前,杨家坡茶园“草盛茶稀”,非保护性耕作导致茶园土地贫瘠,被弃置20多年。要创建符合德米特认证标准的有机农场,杨家坡茶园的有机路如何走?
生物防虫
遵循自然生态平衡
“我是学林业专业的,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十分清楚。”杨家坡茶园是湖北嘉润茶业有限公司的原料基地,总经理谢文英与茶打了十几年交道,结合自身的专业与经验,基地建设一开始就遵循自然生态平衡的原理。
在整理老茶园的时候,除了保留原有茶树,其他乔木树种也得到最大限度保留。为保存原有生态系统,茶树抬移、除草都是人工。当时许多人建议谢文英,把茶园里树木砍掉,方便施工,也方便管理,都她被拒绝了。
“茶园里生物治虫,全靠茶林里套种的厚朴树。”工人钟益祥等负责除虫,茶虫喜附于厚朴叶,他负责检查并把虫叶采下,焚烧后成为堆肥的原料之一。茶园里只要有茶树的地方都种有厚朴树,在减少病虫害的同时,增加散射光,增加茶叶品质,维护物种多样性。
年初,茶园里爆发了“虫灾”,糯米草上长满了毛毛虫,吓坏了谢文英和工人们。“不要一看到虫,首先就想去杀死它,要去探究生虫的原因,找到因果,再解决问题。”德米特专家梁紫琪化解了谢文英的恐慌。
按照专家的建议,谢文英观察毛毛虫的动态。原来,毛毛虫并不是“敌人”,它会长成小飞蛾,飞蛾在茶树上结网,消灭其他害虫。这就是自然生物平衡的神奇之处,遵循自然规律,杨家破茶园杜绝了农药危害。
自制牛角肥
牛粪堆里藏有机奥秘
12月13日,记者来到杨家坡茶园,一垄垄葱郁茂盛的茶树蜿蜒盘亘在山顶上,茶行间,茶农们正忙着将自制堆肥施给茶树。
“一冬三个月,我们就做这个事,这些肥料可是宝贝。”工人从制肥到施肥,工人袁德明全程参与,他说牛粪堆里藏着有机奥秘。
在基地随处可见长方形的堆肥,黑黢黢的牛粪堆里能有什么奥秘?
基地放养的牛
“我们按照种养循环闭合体的标准来建设基地。”谢文英介绍,过去茶园土地贫瘠,使用化肥等肥料形成了悖论,为改善土地肥力,基地自制了生物动力肥料——植物启动剂+牛粪。
启动剂就相当于中医开的草药,功效在于改良土壤。基地建设了“香草园”,种植了含有不同矿物微量元素的植物,例如欧蓍草补充硫、钾等元素,洋甘菊可以补充氮元素。采用植物的花朵,用德米特提供的技术制成纯天然植物启动剂,再将启动剂与牛粪、草木、蛋壳粉等原料配比制成肥料。
自制肥料分为牛角粪肥、堆肥、坑肥等种类,每种制作工艺都十分考究。例如牛角粪肥,采用空牛角和新鲜的牛粪。在深秋制作并埋入地下,经过一个冬天的发酵和吸收,第二年的3-4月份取出,然后加水搅拌,喷洒在茶行土壤中。
坑肥,使用新鲜的不含杂质的牛粪细揉制作而成,加入植物启动制剂,然后用湿布或湿麻袋覆盖,保持湿润,定期翻堆。而后加水喷洒或制作成树泥既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可防病虫。
要保证肥料绝对有机,牛粪也必须有品质。基地建设了养殖场,牛等牲畜的品种都是本地老品种,基地繁育三代,野外放养,辅食是基地套种的粮食作物,种养循环实现了原料不外购。目前,茶园正在进行养殖场改建,配套牲畜的运动产所等,提高动物的待遇。
茶叶拥有“身份证”
“扫一扫二维码,就知道这袋茶种植、采摘等各种信息。”二维码就相当于茶叶的“身份证”,在杨家坡基地机房里,谢文英拿起一袋茶在机器上一扫,茶叶的种植地块、采摘人等信息一目了然,还可以直观看到当时监控视频。
责任到人,有机可追溯。为了确保各个环节安全达标,公司建立了质量追溯体系,基地实现视频监控无死角,实时记录茶叶产品生产各个环节以及责任人。
任何细微的疏忽都有可能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因此公司建立了从种植、生产、加工到销售、运输等环节的一整套严格标准,其中每个环节都有标准、有记录、有检查、有监督。
人工采茶
在采摘标准上,公司要求工人不带自家工具,公司统一提供竹篓,并在开园之前,对竹篓进行消毒处理,确保鲜叶在采摘环节无“污染”。
为减少污染和鲜叶运输的损耗,茶叶加工车间就建立在园区内,按照有机标准,科学规划绿茶车间、红茶车间,采用标准化的清洁加工生产线,不产生任何废水废渣。
目前,公司拥有茶叶清洁加工生产线2条,标准厂房3000余平方米,加工机械50多台套,资深技术人员15人。旗下有“生耕甘露”(有机茶)和“生耕农社”两大品牌,全年产量可达2万斤以上,年营业收入2300万元以上,创利税200多万元。
杨家坡建设有机茶园之路,是利川市打造全域有机的样板,如今,全域绿色有机创建已在利川市广泛实施,毛坝镇、忠路镇、柏杨镇、沙溪乡、文斗乡全域有机茶建设正稳步推进。
按照《茶叶生产全域绿色化建设实施方案》,利川将通过3年至5年的建设,让80%的茶叶达到绿色食品标准,10%的茶叶质量达到有机食品标准;到2020年,茶叶产值达到15亿元,综合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茶农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建成全市绿色生产集成技术示范基地、全域绿色化推进模式与机制的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