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川网 通讯员 陶鹏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幸福的微笑……”这首风靡多年的《军港之夜》,不知让多少有志青年燃起了海军之梦,利川忠路青年周虹宇也不例外。
如今的周虹宇是一名海军士官,工作在南海最先进的战舰上,常年航行在世界各大洋上执行任务,他远离家乡,远离大陆,远离亲人,但时刻心怀祖国,时刻感恩家乡,时刻牵盼爱人。走进他、感受他、读懂他,方知这个年轻帅气的利川小伙既有军人特有的铁血坚毅,更有利川男儿的大爱柔情。
立志从军,为利川争光
周虹宇家住利川忠路镇下坝村,那是一个群山环绕、溪流密布的绝美村落。他与军营结缘起于他隔房的姑父,一个从抗美援朝战场走下来的老兵。90年代的农村,最愉快轻松的时光就是晚饭后左邻右舍坐在村口闲谈,他的姑父经常给他讲战斗的残酷,讲感人的故事,讲那些倒下了但没有留下名字的战友。幼小的周虹宇总是听得津津有味,也萌生了参军报国的想法。
2006年,高中还没毕业周虹宇考虑到家庭实际情况,以及从小对部队的情结,他毅然选择投笔从戎。来到部队之初,新兵训练基地紧张而艰辛的生活极大地考验着每个士兵的毅力,但周虹宇始终咬牙坚持,他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我是利川人,就不能为家乡丢脸。由于在新兵连表现突出,他被分配到了南海某驱逐舰支队,那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从此,他的军旅生涯便与大海为伍、与战舰相伴。
周虹宇是一名通信兵,为了熟练掌握装备,提高军事技能,他每天晚上都学习到12点钟,30余套专业书被他翻旧了,10多本笔记本记得满满的,凭着这个拼劲,他只用别人一半的时间,仅仅5个月就熟练掌握了全部装备性能,并多次在上级组织的专业比武中荣摘桂冠。
周虹宇先后参加过亚丁湾护航任务,执行过西南沙战备值班,各种重大演习演练任务更是经历了无数次。在中国梦、强军梦的号召下,周虹宇始终保持昂扬的战斗精神,他注重研究新形势下通信技术,时刻瞄准我们的潜在敌人,紧贴实战开展通信训练。当兵11年来,他先后获得“优秀士兵”荣誉称号5次、“训练标兵”2次、荣立三等功1次,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利川小伙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也为家乡争得了荣誉。
不忘初心,回报社会,感恩家乡
周虹宇心中一直有一个遗憾,那就是因为贫穷他没能上大学。他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家里经济来源全靠种地和喂猪,两兄妹上学的费用都是父母向亲戚朋友借来的。2000年,周虹宇上小学六年级,他母亲查出患上了甲亢病,父亲没有办法,只好独自一人外出打工,家里的重担全部落到这个11岁孩子的肩上,锄草、收玉米、割水稻、喂猪……他样样都干。
为了妈妈的病他四处求医问药,家里的钱都花光了,还欠了一屁股账,但是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后来在好心人指引下得知万州一家医院对于此病较好的疗效,但是费用很高,大概需要4万多块。
这么大一笔费用对于本就困难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但村民亲戚朋友听说了以后都主动伸出援手,或给或借,最后总算凑齐了这4万块救命钱,妈妈的病也因此得以痊愈。是无私的大爱救了母亲,周虹宇始终牢记大恩,从此他便用行动回报社会。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突发了大地震。那时候的周虹宇刚转为士官,每月工资有1600多元,日子本就拮据,但还是坚决地拿出两个月工资捐给灾区人民。之后的雪灾、玉树大地震捐款活动和捐建“解放军青年林”等活动中,他每次都捐款千元以上。
一次休假,他从同学口中听说恩施有一所聋哑人特殊教育学校,地处鄂西山区,条件比较落后,孩子们缺乏最基本的精神食粮。他心中立即萌发了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的想法,随即便向同学打听起学校的通讯地址和负责人,经与校方沟通后便达成了捐助协议,然后定期从自己每月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三百块钱捐助给孩子们。这项活动一直延续了将近两年时间,共计捐款5000余元。
2017年5月,通过“爱心衣橱”这个公益组织,他得知忠路镇小河中学有一名叫陈海燕的小姑娘,在学校品学兼优,但因母亲去世家庭贫困而面临辍学时,自己幼年时的经历再次扯动了他脆弱的神经,内心一种强烈的冲动要去帮助这个姑娘。
他把这事告诉妻子,还没等他说完自己的想法,妻子就说道:“这孩子太可怜了,老公,咱们资助她吧,帮助她完成学业”。他们夫妻通过“爱心衣橱”的负责人陈雪琴女士与小海燕结成了帮扶对子,并负责她每年的书学费1500元。6月1日,办完捐助手续的那天,他在朋友圈写到“让孩子以后不再有遗憾,让想上学的有学上,就是给他们最好的儿童节礼物了,同学们,节日快乐!”
相信真爱,哪里都是最美的风景
周虹宇和妻子杨晶晶是小学同学且学前班同桌,是地地道道的青梅竹马。那个时候她总是穿戴整洁,头上扎着两个麻花辫,每天背着全校最漂亮的书包,再加上天生丽质,她是公认的校花,懵懵懂懂的周虹宇那时候就在心里偷偷喜欢上了她。
2006年周虹宇高中未毕业就参军入伍,两人从此远隔千山万水,但他从未忘记自己从小就暗恋的女孩。2012年的冬天,周虹宇从部队休假回家探亲,在同学QQ群里遇到了杨晶晶,两个人时隔10年再次联系上,那种激动之情无以言表。他随即展开了猛烈的爱情攻势。2013年正月十六,就在周虹宇生日那天,杨晶晶终于答应做他的女朋友。
因为部队特殊的工作性质,他们一直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沟通感情的方式也只能通过两部手机来传达,但是由于周虹宇常年在外执行任务,一出海就没了手机信号,因此很多时候连最基本的电话传情也都会成了最简单的奢望,而她却从不埋怨半点,还常常鼓励周虹宇安心工作。因为牵挂,有好几次,周虹宇还跑去女友任教的一个偏僻小学看她,给她买一大包好吃的。
他在上海出差时候,女友也不辞劳苦坐十几个小时火车去上海看望男友。就这样,一路分隔、一路艰辛,他们彼此牵挂、相互鼓励。2016年10月11日,他们终于喜结连理,在结婚仪式上,周虹宇深情地对妻子说道:“前半生我把自己嫁给了部队,嫁给了祖国,就让我的后半生嫁给你吧,我会让你成为这世界最幸福的女人!”
婚后的日子仍然还是聚少离多,周虹宇回到部队工作,妻子在家继续教书。今年8月,杨晶晶第一次以军嫂的身份来部队探亲。当时,丈夫正随战舰在海上执行为期两个多月的战备任务,原计划4日结束任务返航三亚,于是妻子就买了四号飞三亚的机票。可后来出现了突发情况,让本就已经漂泊了六十多天的水兵们又继续在海上呆了四天,就这样妻子杨晶晶便一个人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三亚,一个人在宾馆住了四天后才见到丈夫。
可他们才团聚了3天,又遇上了台风,周接到命令要回部队出海防台,妻子只能第二天独自拎着行李箱到机场飞回利川老家。这次来队,因为丈夫工作太忙的原因,都没有带她看看美丽的三亚,来的时候不能去接,走的时候也没能去送,周虹宇的内心充满愧疚,但是妻子始终没有埋怨半点,并且还鼓励他要以工作为重。
8月20日,妻子动身的那天,在海上的周虹宇为妻子写下了这首感人的诗……
《不忍别离》
每一次短暂的相遇
总想多陪陪你
来不及甜言蜜语说上几句
警报声就又要催我匆匆离去
看着你默默收拾行李
凝视你的背影
我的心绞痛不已
一句我回故乡等你
满含暖意 却又
深藏着你的不容易
我对得起这身戎装
注定是要对不起你
就算道歉一千次
也弥补不完今生对你的歉意
我对得起这片蓝色海疆
真的也只能对不起你
忍受了太多分离
踏着强军征程
我屹立在海防线上
庄重为你
敬上一个最最标准的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