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1 11:53:03 来源:【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分享
中国利川网 全媒体记者 李锟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利川市建南镇大道角村一片黄连基地,远远就能看见村民黄学富在地里忙活的身影。
在团堡镇安乐坪村,当地流转土地种植瓜蒌,让曾经眉头紧锁的贫困户邱红霞变成了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乐天派”;元堡乡大黄种植户袁学平在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由当年靠传统技术种植大黄的留守村民,变成了人人羡慕的脱贫致富能手。
目前,利川市正探索一条发展种植中药材产业、助推绿色发展的道路。
一
50岁的徐泽刚出生于利川市建南镇大道角村,现在是远近闻名的黄连专家。
“异常紧缺的中药材,是致富的法宝,尤其是全身是宝的黄连,在当时供不应求。”1983年高中毕业后,他告别学生生涯归田务农。看到村民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面朝黄土背朝天却生活艰难,徐泽刚大胆地承包了60亩责任田,搭建起黄连棚。
由于黄连生长周期长,开始的几年,徐泽刚家里没有稳定收入。可是到了第5年,20亩黄连地共加工出2000多公斤干货,卖了8万多元。
从黄连地里捞取了“第一桶金”的徐泽刚,开始带动其他村民种植黄连。为了让黄连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销路,徐泽刚到村民家中传授黄连高产技术。随着黄连销路看好,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道角村的楼房一幢幢地拔地而起。
2007年,徐泽刚牵头成立了利川市第一家农民黄连专业合作社——箭竹溪黄连专业合作社。随后,政府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建成了2800亩黄连高产栽培科技示范园。
2015年,合作社以2800亩黄连科技示范园为基础,进一步加强管理,并积极创建国家级科普示范基地。
如今,在徐泽刚的带领下,该村村民年均收入由原来的三四千元,增强到现在一万元以上。村民把黄连花做成黄连花茶,每亩每年可增收2000元。按建南镇现有5万亩基地计算,每年可增收1亿元,相当于新增一个亿元产业。该市依托建南现有黄连资源,预计2018年可加工黄连花茶10吨、黄连叶茶100吨、黄连花菜20吨。
二
成立于2013年8月的利川市勤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位于利川市元堡乡,是一家专业从事大黄为主的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理事长龙祥云是一位带资金、技术回乡创业的女青年。短短几年时间,这个合作社发展注册农民社员30人,辐射带动近1000户农民种植大黄。
“种植大黄能够带动农民增收。”龙祥云自信满满地说。大黄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喜冷凉气候,耐寒,元堡乡的气候、土壤刚好适合大黄种植。
龙祥云算了一笔账,大黄从种植到收获生产周期为2年,亩产量为7500公斤,亩产值1.5万元。目前,合作社有基地1600亩,带动农民发展大黄1.2万亩。通过合作社的收购、加工和销售,必将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有了基地后,合作社与多家公司开展了营销业务,勤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全州大黄对外销售的主渠道。
三
“现在一年能有十几万的收入,家庭条件变好了,我想再去流转十几亩地种瓜蒌。”近日,利川市团堡镇安乐坪村六组村民邱红霞说。她正忙着给药材施肥,看着长势茂盛的药材,脸上透露出一丝丝喜悦的笑容。
邱红霞的“致富经”,就是从入股商会会员企业的农安专业合作社开始的。
2013年,在外打工多年的邱红霞回到家乡,开始经营自家的土地。2014年,邱红霞听说村里有种植药材的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流转土地入股分红,她找到了合作社负责人周建光,申请入股团堡镇农安药材专业合作社。现在,邱红霞一家一年有10多万元的收入。
如今,农安药材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民种植中药材5000余亩,实现年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农民每年人均增收2600元,336个社员二次分红220万元。在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社员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同时,农安药材专业合作社还在贫困村云雾山村建立瓜蒌示范基地100亩,从而实现了“种植一亩瓜蒌,脱贫一人”的产业发展目标。
据统计,利川市中药材留存面积为26.5万亩。该市把“产业兴市”作为市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把中药材作为六大重点产业链之一,中药材产业将站在更高起点蓄势发力、蓬勃发展,造福一方群众,谱写现代农村的崭新篇章,为全市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副总编:傅小棠 责任编辑:牟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