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开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全国、全省工业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利川市工业经济在此大环境下,生产形势也呈现走低态势。利川市工业经济在面临市场需求乏力、资金制约、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跌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体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工业生产小增幅长,扭负为正
1-6月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3.07亿元,同比增长1.5%,较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当月完成工业总产值376564.66万元,比上月回落5.3个百分点,同比与去年持平;1-6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5.0%。从1-2月时产值与增加值增速双下降逐步由负为正,缓慢上升。
19种主要产品中,12种产品产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初级形态的塑料增幅达346.1%。
(二)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形势好于轻工业
1-6月,轻工业实现产值16.06亿元,同比下降0.35%,重工业实现产值7.01亿元,同比增长6.03%。
(三)重点产业支撑有力
在64家规模工业企业中,其中39家企业产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到60.9%,增长点主要来自水力发电、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精制茶加工等行业。其中水电行业产值达8966万元,同比增长了84%;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行业产值达3329.3万元,同比增长59%;精制茶加工行业产值达12621.6万元,同比增长12%。虽然增幅不是最大的,但是产值增加绝对额达1351.2万元。
(四)结构趋优化
新增企业拉动增长。年初全市新增规模企业8家,累计完成产值8394.6万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3.6%,同比增长47.9%,拉动产值增速上升1.2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加快。全市规上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23496.8万元,同比增长5.5%,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10.2%。
(五)产销率高位运行,企业盈利能力增强
1-6月,规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2.76亿元,产销率达98.7%,与去年持平。
1-5月,规模工业拥有总资产720856.9万元,同比增长7.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达到191347.8万元和15325.5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0.4%、37.2%,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经济持续下行,农产品加工产值下滑。
1-6月,全市64家规模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5.0%,低于全州平均水平。上半年以来,利川市规上工业的增加值增速始终排位靠后。
全市64家规上企业中,34家为农产品加工企业,1-6月实现产值152533.1万元,占总产值的66%,对产值支撑很大。但与去年相比,农产品加工产值下降了0.26%,对全市经济的增长没有起到拉动作用。
(二)负增长与停产企业较多
1-6月全市25家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下降。减产企业主要集中在谷物磨制、水泥制造和风力发电。谷物磨制行业,整体下降了6000多万元。水泥制造行业,去年唯一一家水泥制造企业豹盾水泥破产,今年停止上报,使利川的水泥制造负增长逐步增加。风力发电方面,和水电行业水量充沛增产明显相比,风电企业今年上半年受天气影响明显,尤其是5-6月,出现明显的减产,累计减产1216.5万元。到6月底,有4家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导致破产或者被收购兼并,停止生产。
(三)宏观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加剧。
一是融资难,流动资金不足。目前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一方面是企业规模小,可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不足,另一方面银行贷款更加谨慎,存贷率居高不下,导致贷款困难,而民间借贷利息高,风险大。二是引进人才难,缺乏高素质人才。目前各企业的高技术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企业的收益不足以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三是缺乏技术创新,产品竞争力不强,从近几年情况来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技术设备落后,产品知名度不高,质量偏低,还没有完全摆脱以初级产品、半成品为主的格局。四是市场萎缩销路不畅。据了解,今年以来,许多企业存在缺乏订单或者需要垫付资金不敢接单的情况。导致企业产值下滑,销量降低。
三、建议
(一)强化企业帮扶,扎实推进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着重对龙头企业和重点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及时发现与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强对有一定潜力和市场前景较好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的帮扶、引导和服务,提高企业生存发展能力。
(二)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增强工业经济动力。通过多种渠道激发企业积极性,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采用引进、改造等多种方式提升传统产业产品的技术档次、科技含量,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行业关键环节的集成应用,推动产品研发设计、试验测试技术的智能化,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