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指针转回5年前,2012年3月2日,在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在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的同时,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就业,关乎个人发展、家庭幸福、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社部近日提供的数据显示,就业稳定向好,2013年~2016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258万人,连续4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1%以下的较低水平。
这意味着,这5年,在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的政策春风中,人们手里牢牢端着就业“饭碗”。
就业结构优化,“饭碗”选择更多
山西临汾青年刘成军在北京务工8年一共换过5份工作,当过厨师,也干过保安,如今,他在一家搬家公司工作。
和人们印象中的“苦力”不同,刘成军只搬钢琴,作为队长的他共有3部手机,客户来电应接不暇。“现在选择多,只要肯干,光搬家就有很多收入不错的技术工种可以做。”
正如刘成军所感受的,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表示,当前我国通过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创造出了更多适合的岗位。
人社部提供的数据也证实着当前我国就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从产业分布看,第三产业已成为就业的最大容纳器,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从2013年的38.5%上升至2016年的43.5%。
从城乡分布看,城镇就业人员比重不断提高,从2013年的49.7%上升到2016年的53.4%。从区域分布看,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和返乡创业趋势明显,“就业不再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成为务工新潮流。
强化就业兜底,“饭碗”更加稳定
就业兜底,即关注重点群体的就业。只有织牢兜底网,才能让全体劳动者的“饭碗”端得更加稳定、安心。
经济结构调整、动能转换过程中,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是就业的“经纬线”。从人社部的数据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稳步推进,农民工总量从2013年的26894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28171万人。
对那些就业确实困难、难以通过市场找到就业门路的职工,政府兜底,才能确保困难职工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数据显示,2013年~2016年累计帮扶22万户零就业家庭中的24.9万人就业,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整体平稳有序,2016年共有72.6万职工得到多渠道妥善安置。
就业形势上扬,“饭碗”基础夯实
今年以来,就业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稳中向好。其中最抢眼的数据是,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95%,降至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
就业形势上扬的底气从何而来?郑东亮认为,信心主要来自4个方面。
其一,经济平稳发展为就业提供支撑。2016年我国GDP总量达到74万亿元,经济总盘子不断做大,带动了就业规模扩张。
其二,经济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扩大就业。近年来,我国经济正在从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主导型转变,服务业占比持续扩大,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
其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改革红利释放。国家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加大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新创企业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
其四,得益于积极就业政策保驾护航。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2017年又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加上各有关部门出台系列配套文件,各地区结合实际细化实施政策措施,共同促进了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创业,兜住了民生底线。
就业向好,让劳动者有活干、有钱挣,无数“草根”的创业梦想被激发,劳动者更加体面、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