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评论:用就业摘掉贫困帽子

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得如火如荼,各地方对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并实施“五个一批”的帮扶方案。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共同富裕”的曙光,让国外看到了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决心。然而,许多中国民众依然怀有“不健康”的认知,把“贫困”看作是一种荣耀,并争先恐后的去抢戴这顶帽子,希望走“吃低保”、“发票子”的捷径去致富,这是一条自取灭亡的道路。

 

“贫”是当下阻挡“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因素,要想全民富裕,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共产主义新生活,就需摒弃“分贝文化”,走自力更生之路,用就业摘掉头上的贫困帽子。

 

“贫”字何解?分贝也!《说文解字》,就是深入骨髓,深入家庭和家族的,缺乏边界,规则和法治意识的平均主义,一种赖在强者身上的分钱文化,而不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自我创造性文化,这样的文化就是“贫”字出现的本源,也是“贫”无法解决的牵绊。

 

平均主义的出现,打乱了社会奋斗的节奏,磨灭了许多人的进取心和积极心,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前进的步伐,大可以说“平均主义害死人“。每个人几斤梨、几斤蛤,事实上对于所得者而言无关痛痒,不增一分富裕。但对于失者而言,却是聚少成多。就像福建的油哈哄抢事件,平均到每个哄抢人头上,也不过百元人民币左右,但是场主的损失至少得有十几二十万元,有时这足以使一个刚刚创立的小微企业陷于破产。由此可知,自我创造的萎靡,瓜分主义的盛行,必然导致这个民族的创业和创造精神能力衰退,进而带来社会总福利的减损。

 

要彻底脱离贫困,奔向小康社会,在真正意义上走向富裕,首先就必须从思想上丢掉“分贝文化”的认知,把瓜分主义判处死刑,从思想上建立起自力更生的新思想。

 

其次,应从社会的大范围走起,通过政策鼓励就业脱贫,如四川省近日制定《四川省就业扶贫专项方案》,确保每个贫困家庭至少一人就业,享受适当岗位补贴,提倡自力更生。

 

中国要想真正进入富裕和文明,实现“中国梦”,还得从最基础的产权制度安排,走自力更生之路,摘掉贫困的帽子,保证创造性的人格与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