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农业“十二五”是一组枯燥的数据,但却是一张精彩的答卷。
预计2015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1.04亿元,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949元,农产品加工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率达到0.91;
农作物种植面积达276.4万亩,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39.24亿元、较“十一五”末分别增加1.8万亩、14.6亿元;
蔬菜种植面积达56.2万亩、产量达160万吨、产值达10.24亿元,较“十一五”末分别增加4.2万亩、50万吨、4.08亿元;
茶叶种植面积20.8万亩,产值达到5.6亿元,较“十一五”末分别增加6.6万亩、3.53亿元;
林果达13.5万亩、产值2.9亿元,较“十一五”末分别增加6.12万亩、2.2亿元。
仓廪充实、结构优化是利川农业“十二五”结成的最大硕果,而这一硕果背后聚集着傲人的历程。
农田建设、村级公路、农村饮水、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为农业丰产丰收、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莼蟹共生”“稻渔共生”等大量特色基地如雨后春笋为产业的优化调整插上腾飞的翅膀;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的繁荣使产业链变得更加紧密,农业产业由过去弱不禁风的体质变得健强;不断强化的农业安全生产使利川绿色生态优势得以持续优化;新型农民培训、专家大院等科技推广模式提升了产业质效,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转型……
传统农业大市被注入新的能量时,现代农业的大门正徐徐打开,农旅融合发展新思路也应运而生:标准化生产迅猛提升;新型农机遍布山坡田野;山野莼菜、利川红茶,漂洋过海,卖到世界各地;
武汉的、重庆的游客来了,他们尽情品尝利川的山珍佳肴,留连忘返……
“十二五”的精彩答卷为“十三五”发展埋下生动伏笔,到2020年实现农牧业增加值40亿元,农牧业综合产值达到125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比达到1.6以上。农业强市的腾飞梦想指日可待!
“十二五”期间,利川市顺应州委州政府产业链发展要求,响亮提出绿色富硒食品产业链发展目标。打基础、提质效、领腾飞,利川产业链发展三部曲拉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大幕。
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
2015年12月20日,利川凉雾关东村一派繁忙,继昌农业公司正组织开挖建设“莼渔共生”基地和莼菜观光园。2014年冬以来,该公司借西南片区开发机遇在继昌村发展莼菜700亩,在当年取得初步收益的基础上,公司与市农业局前往浙江青田考察,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公司决定2015年建设300亩“莼渔共生”试验基地,在莼菜田里同时发展鳝鱼、泥鳅、鲫鱼,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2016年基地投产后,将直接带动8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1.5万元,带动核心基地所在村56户贫困户整体脱贫,同时,该公司还将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莼菜1500亩。
利川农产品基地建设由过去分散式粗放式正阔步走向现代化集约化专业化。
利川传统粮油播种总面积达167.5万亩左右。近年来,该市鼓励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大户流转土地建设规模化基地。2015年,共发展优质稻基地18万亩、优质玉米产业带1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6万亩,实现产量162万吨、产值10.24亿元;“十二五”末,全市水果面积达到13.5万亩,实现产量11万吨、总产值2.9亿元。全市茶园总面积达到20.8万亩,2015年投产茶园12.5万亩,比上年增加1.5万亩,总面积和投产茶园面积分别比上年上升18.8%和12%;在克服春季冻害的影响下,实现总产1.55万吨、产值5.6亿元,实现茶叶出口300多万美元。
2015年,全市已成功续建6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材料标准化基地,其中蔬菜标准化基地40万亩,茶叶标准化基地10万亩,水稻标准化基地10万亩。
品牌打造提升产业质效
入冬以来,利川市毛坝镇五二村梁颂美、田庆梅等茶农整天忙着修剪、施肥、清园等冬管。近年来,该村发展的“冷后浑”和“毛坝早一”成为“利川红”和高档绿茶的最佳原料,鲜叶卖到了600元/公斤。这一“发财路”带动了周边茶农,如今两个品种的茶园达到3000亩。
茶农收入倍增,正是来源于“利川红”公共品牌带来的效益。针对茶叶、蔬菜品牌杂而乱的状况,近年来,该市加大整合力度,打造利川红茶、天上坪蔬菜、利川山药等公共品牌,在全市建成“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136个,其中茶叶村70个、蔬菜村39个、药材村18个、水果村9个。
2015年,“利川红”茶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云头山”白茶获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第十一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绿茶类特等奖。在硒都杯”恩施硒茶首届茶王大赛评比活动中,“星斗山”牌“利川红”、“云头山”牌“利川红”、“漫山红”牌“利川红”获得金奖。
2015年,在中国恩施硒产品博览会上,利川6项产品评为中国名优硒产品,5项产品评为中国特色硒产品。该市组织国家级示范社元宝金土源、团堡农安、箭竹溪黄连三个专业合作社参加湖北省名牌产品宣传推介活动,箭竹溪黄连、元宝金土源分获全省品牌推介好成绩。在第十届中国草莓文化节暨中国精品草莓擂台赛中,利川士多啤梨草莓风情园种植的草莓“晶瑶”,从700多家国内品种参赛企业中脱颖而出,摘得国内草莓品种金奖;毛坝镇(星斗山利川茶)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五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利川市茶叶出口基地位列全省第二批农产品出口基地;忠路主坝村被农业部评选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利川一大批地方特色品牌,走出山门,扎根都市,冲出国门,受到消费者追捧,跃山牌土鸡、土家山猪、利川麻鸭、柏杨豆干、利川莼菜等品牌越叫越响。利川山野食品公司将莼菜卖到了日本,2015年以来,创汇180多万美元。湖北五宝国际贸易等公司把土苗风味小菜系列产品出口到国外,去年以来已实现出口348万美元。利川红茶出口欧盟,绿茶出口非洲,每年创汇近1000万美元。
龙头培育牵引产业腾飞
2015年12月23日,利川金利茶业有限公司再次向摩洛哥发货120吨,公司全年出口达到300万美元。利川金利茶业有限公司2011年5月成立,加工生产的精制茶远销欧盟、非州。2015年,公司在忠路新建年加工能力达2000吨的加工厂,带动周边5000亩茶叶基地发展,在柏杨坝自办红茶基地1000亩,带动周边新发展名优红茶基地4000亩,目前正筹建年加工能力达2000吨的自动化加工厂。2015年8月,金利公司在贝宁和阿尔及利亚组建贸易工作室,2015年10月上旬,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投资3000万元成立的华夏茶叶公司也投入了营运。
金利公司的发展,是利川加大龙业龙头企业培育的一个微观样本。“十二五”末,全市茶叶企业达167家、其中5家取得自营出口资格,茶叶专业合作社87家。
为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农业部门争取市委政府出台利川市西南片区茶叶、莼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对发展茶叶、莼菜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基地和建设加工厂的予以奖补,2014年度累计补助达3600多万元。该市出台“田渔”共生系统以奖代补实施办法,对开展莼菜渔、稻渔共生、共作生态系统示范的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以奖代补。2015年,利川新认定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淘汰不合格企业3家,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十二五”末,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4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州级21家,市级25家。全市农民合作社已达1640家、新增43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家、省级7家、州级22家;2015年全市家庭农场达573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
全市龙头企业全年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增25%,净利润1.99亿元,其他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大户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8.78亿元。全市现有富硒产品加工企业22家,含硒产品72个,专利产品22个,硒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年总收入41.1%。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了农产品加工比值的提高、达到0.91。该市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市场信息化,引导全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立网站26家、建立电商平台21家。
2015年,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利川出口创汇逆市上行,实现出口83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54%。据统计,利川有自营出口创汇企业共1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