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川网讯(通讯员 姜艳辉)“今年来利川感觉真不一样了,住在乡下,能够读书,能够健身,能观看表演,能够听到美丽的民间传奇故事,傍晚还可以和同龄人学习跳坝坝舞……这里不光气候宜人,空气好,环境舒适,还能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这里住着舒服,如果时间允许,我想每年夏天都来这里!”日前,一位住在东城街道办事处白鹊山村的武汉大妈这样说。
近年来,利川市大打民宿旅游牌,扎实有效推进民宿旅游示范村建设工作,不断积累创建工作经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迎来了许多如重庆、万州、武汉等城市的“候鸟”来避暑居住。今年,利川市把东城街道办事处白鹊山村、凉雾乡马前村、南坪乡塘坊村定为民宿旅游重点示范村进行全方位、综合性打造。
利川市文体新广局的三个二级单位传承馆、图书馆、文化馆分别联系马前村、塘坊村和白鹊山村,对每个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落实责任、因村制宜、创新载体,在这三个民宿旅游示范村大力推行“五个一”工程,即:为每个民宿旅游示范村派驻一名文化辅导员、组建一支文艺健身队、建设一个文体活动广场、添置一批文体活动器材、完善一室一屋(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服务功能。文化辅导员在民宿旅游示范村又要做到“五个一,即:查清一段村名的历史由来、挖掘一个传奇的民间故事、发掘一个地方典型人物、组建一支民间文艺宣传队伍、编撰一套特色宣传资料。把民宿旅游与地方文化、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元素紧密结合,让“候鸟”们记得住乡愁,留得住健康,放不下利川。
“马前村现有三支文艺表演队,在农闲和晴天晚上都会组织跳广场舞,三支队伍都有自备的音响设备。近年来由于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开展活动不多,去年举办了一次村民与‘候鸟’的联谊活动……”这是利川市传承馆胡勇在马前村实地走访时写下的调查日记。马前村建有图书室(农家书屋)、阅览室,常年对外开放,书目齐全,有近4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活动室,可用来进行文化业务培训和开展象棋、麻将、纸牌比赛等活动,也可以用来作为舞蹈室、排练室等。利川市文体新广局在帮助各民宿旅游重点示范村完善各种文化设施的同时,将于近期到各村开办1期广场健身舞培训,请专业老师教授利川广场舞“肉连响”、“摆手舞”等;举办1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开展1次利川山歌民歌传唱活动……在助力民宿旅游重点示范村的打造中,倾力注入地方文化元素,按照“五个一”工程要求,逐一对应,补其所需,给每个民宿旅游重点示范村配备了一名业务能力强,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文化专干,对文艺表演队进行排练和技术指导,目前表演技艺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还创作乡村历史故事、美丽传说等,帮助各民宿旅游重点示范村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提升文化底蕴,留住“候鸟”的心。
“塘坊村已建成文化大广场2500平方米,,小广场 500平方米, 室外健身器材主要有篮球架、乒乓球台等,缺专人管理,损坏严重。随着环球影视签约塘坊村,塘坊村的文化挖掘会有突破。”“联合湖北昌隆公司举办一系列文体活动:包括农耕体验、‘敬雨节’活动、以花会友‘花文化的鉴赏会’、游泳比赛、 ‘弯腰一秒,拾起文明’志愿服务、自行车运动会。”这是利川市图书馆李亚萍、文化馆张彪分别在塘坊村、白鹊山村写下的调查日记和活动计划。利川市文体新广局因“病”开方,解决民宿旅游重点示范村体育健身方面的突出问题,决定检修各民宿旅游重点示范村的文体活动器材,并添置所需的体育健身路径及体育健身设施设备,并请专业技术人士对村级体育爱好者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开展各种村级体育赛事,让体育健身成为村民每天的必修课,从而激发“候鸟”们运动健身的热情,让他们留住青春,留住健康。力助民宿旅游重点示范村向“大健康产业”战略目标渐渐靠拢,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地域体育旅游名片,同时通过举办高水平、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知晓利川、熟悉利川、了解利川、喜欢利川。即将在6月5日举办的2016年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湖北·利川站的起点就设在三个民宿旅游重点示范村之一的白鹊山村。
利川市文体新广局由过去的“送文化”改为“种文化”,在村里留下永久的文艺宣传队、工作队,全力打造民宿旅游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精品村,可复制、可推广,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逐渐完善全市所有的民宿旅游示范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