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后的马前河颇有江南小镇的韵味
中国利川网讯(记者陈玄瑛)5月14日,市人大视察组对利川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情况进行视察,现场了解河道管理现状,发现问题。据了解,此次视察结果最终将以书面的形式提交给市委常委会决策参考。
视察组从利川出发,首先来到汪营。位于汪营的转转河是清江源头支流,它横跨汪营镇沙子坎、巷子口、苏家桥等5个村,全长4.2公里。记者看到,经过治理的转转河水质明显提升,沿堤岸步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再无昔日恶臭。
随后,视察组一行来到清江源。空山新雨后,清江源透出一股灵秀。虽然时值枯水期,水量不大,但水流清澈。
视察中,记者发现临河建房、占河占堤建房现象为河道管理带来不小压力。在小河集镇,一些临河建房家庭的污水直排进入后江河,部分村民的生活垃圾也随意丢弃。结合新农村建设、旅游产业打造与河道管理,马前河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临河有众多村民居住生活,马前河水质仍不容乐观。
居民生活垃圾等问题对河流污染依然严重
当天,视察组一行还经过忠路郁江主坝河段、清江河木高桥段。视察组成员一路走一路看,与当地的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并就河道管理展开讨论。
次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座谈会,水利、环保、住建、国土、规划等部门参会发言,并指出河道管理条例贯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
会上,市水利局负责人首先就河道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汇报。近年来,该市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规范水事行为。政府统一安排部署,部门各司其职。
“涉水的法律法规很多,说明很重要,但执行起来太难。”环保局负责人发言。
“是很难,从发现水事违规行为到最后的执行,起码要半年。”“半年时间后,许多违规行为就已经产生恶劣的后果了。”水利、国土部门对这一状态深有感触。
“河道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大家搞好协作,才能治好管好河道。”在场的每个部门都有相同的感受,但部门之间真正的配合,现在还没有大的进展。
法律法规摆在那里,为什么河道管理还是难?
“我们水政执法大队仅有5人,人员严重不足,而且也没有强制手段,执法力度薄弱。”
“临河建房、占河建房由来已久,历史遗留问题严重,还是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群众的忧患意识不强烈,对法律的敬畏不足,许多时候,他们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
“水质问题,关乎老百姓的生活。河道的管理,绝不仅仅是把护栏修好,更重要的是把水质变好,要避免重建轻管。”
“还是要加大宣传,加强规划,严格追责。同时也要多多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
听完各部门发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蒋代成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把水比作血液的话,河道就是血管,血管的通畅关乎存亡。利川的优势在于有山有水,在市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河道管理条例贯彻实施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是围绕《清江保护条例》开展了许多工作。在治理方面,加大了人力、物力及资金投入;在管理方面,创新了机制,实行常态化管理。
蒋代成同时指出,目前的河道管理形势严峻,难度大、压力大、问题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强化宣传教育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重视、关心、支持的氛围;强化依法管理,依法打击,联合执法;强化河道的综合治理力度和执法保障力度;更要强化责任意识,形成合力,统筹推进条例的贯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