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川网 记者牟新 通讯员刘甜 王庆良
“如果作品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阅读队伍中来,这比获奖更有意义。”4月23日,利川市“全民读书”摄影大赛落下帷幕,特等奖得主彭一新在交流创作感悟时说。
去年以来,该市23名摄影爱好者围绕“书香利川”主题,走进书店、学校、图书馆、农家书屋,以纪实手法捕捉群众读书活动的精彩瞬间,创作出的189幅优秀作品,诠释了书籍与生活、读书与成长的关系,真实记录了书香利川的本真一面。
新思潮,培育市民读书习惯
“畅游书海,可以静下心来。”谈起阅读,家住金银台的市民冉超放下手中书,向记者分享切身体会。
读书,是一种生活习惯。这对于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确实是一个好习惯。2009年,大学毕业的冉超考回家乡工作,8小时上班时间外,有着充裕的闲暇时间。“打篮球、读书,成了当时主要的消遣方式。”冉超说。
五年间,冉超在书店和网店上买到的书达120余本,花在购书上的钱超过5000元。2012年底,利川市图书馆新馆落成,得知消息后,冉超开馆第一天就办理了借阅证,并坚持每天看书一小时。两年来,他在图书馆借阅的书籍近30本。
“图书馆藏书丰富、环境清静,是个看书的好去处。”冉超说。目前,像他一样办理借阅证的读者已近2万人。
2012年底,利川市图书馆新馆正式运行,建筑面积达2600平方米,建成集阅览室、少儿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报告厅于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馆藏图书15.2万册,2013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思潮的影响下,开馆至今,已接待读者12万余人次。
“每天来图书馆看书和借书的人络绎不绝,阅览室几乎天天满员。特别是双休日,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图书馆看书。”该馆馆长李亚萍说。
在农村,该市借助农家书屋,围绕特色种植、健康教育、促进和谐等主题开展读书活动,为边远地区群众提供阅读服务。目前,该市共建成农家书屋598家,其中,数字农家书屋393家,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的娱乐生活。
如今,该市读书人群逐年攀升,阅读已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习惯。
新载体,拓宽读者阅读渠道
互联网的兴起,催生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载体。与传统纸质书籍相比,电子阅读虽少了些许拨弄页码的情调,却又增添了几分随身携带的便利。
“这个简单,你按我教你的步骤下,看嘛,不到一分钟就下好了。”在行政服务中心便民大厅,市民谭永清边说边向朋友展示下好的电子书《孙子兵法》。这已是他下载的第28本书。
2014年,利川市图书馆采购了3台电子书借阅机,分别设置在传媒大厦、行政服务中心及市政府办公大楼等人流密集地,为读者提供免费电子图书下载阅读服务。读者只需在手机上安装客户端,扫描相应图书的二维码,就可快捷方便地下载电子书。
目前,电子书借阅机装载书籍2200余册,内容涵盖经典名著、小说传记、文学艺术、政史军事、亲子育儿等12类。该馆每月还根据书籍热度及时更新100种畅销书,为读者推荐新书好书。
同时,该市实施数字化图书馆工程,向市民免费开放电子阅览室和媒体阅览室;推行数字化服务,免费赠送数字阅读卡,指导读者登录图书馆查阅网站,免费查阅电子图书。
此外,该市还用活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和馆藏资源,主动走出去开展延伸服务和跟踪服务。该市依托流动图书车,巡回走进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和乡镇,为不便到图书馆看书的读者送书上门,扩大图书馆公益服务的辐射范围。
去年8月以来,该市开展流动图书车送书活动40余次,建立流动服务点30个,为基层图书室更换图书28000余册,提供借阅服务1万余人次。
新品牌,激发全民阅读热情
“以前农家书屋少有人光顾,去年开展少儿暑期阅读活动后,书屋逐渐热闹起来。现在一到周末,村里的孩子都到这里来看书。”南坪乡塘坊村村支书吴晖说。
2014年7月,利川发挥农家书屋分布广优势,开展“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儿暑期阅读活动。活动中,该市组织志愿者、返乡大学生实行“大手拉小手”,辅导留守儿童阅读和写作,让农村孩子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在活动的带动下,不少农村儿童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
2012年以来,该市坚持每年开展“书香夷水·文化利川”全民阅读活动,结合“十进一创”,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引导各部门各行业打造读书活动品牌,吸引机关干部、企业员工、社区群众、青年学生加入到阅读的队伍中来,建设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校园、书香社区。仅2014年,该市就组织开展40余场读书活动。
该市还关注特殊人群需求,通过实施全民阅读进监狱和走进残疾人系列读书活动,科学搭配励志书籍和法律读本,改造在押人员和残障人士的人生观和精神面貌,引导其向善向好,收到良好效果。目前,活动已成为陪伴这些特殊群体的重要载体。
近几年,利川全民阅读活动与文化发展相得益彰,在全民阅读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基石上,该市被文化部表彰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相继被授予“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
阅读,孕育书香利川,也丰富着人文利川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