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川网 记者 于艳芳
1月3日,天空放晴,木栈村四组的老农王定权,正在自家的梨园里上冬肥,劳作间隙,他指着南环大道的一侧告诉记者,远处已经拆迁的房子是他的,近处还看得见建筑渣土的地方是女儿以前的家,而现在他们一家租住在木栈附近,为了南环大道,他们两老已经搬了两次家了……
王定权今年62岁,在木栈村出生、成长、劳作,几十年从来没离开过,在他的记忆里,木栈村虽然离城很近,看上去只有一条清江相隔,但进城卖个菜确要走40几分钟的“冤枉路”,和同是城郊村的大塘、榨木村相比,各方面发展都要落后许多。
2012年秋天,南环大道西段工程要开工的消息在木栈村传开了,村民们议论纷纷,一时间被欣喜、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情绪笼罩着。村主任罗仁举来到王定权家闲聊家常,第一次谈及拆迁的事情。“我们两个老人奔了大半辈子,2006年才新修了三层楼的平房,现在眼看着要拆,自己则要被安置到另一处小区房内,心里就不是滋味,可一想到宽敞漂亮的大道能通到女儿的家门口,心里还是很激动……”就这样王定权在拆迁合同上签了字,和老两口搬到了女儿王英家里。
王英的家是出嫁后于2009年新修的两层楼的小平房,一家人在自家鱼塘里养鱼,供城里人闲时垂钓,这几年生意不错,小两口正商量着把房子重新装修,办个农家乐,让客人自己钓鱼后,就在农家乐做来吃。2013年冬天,村主任罗仁举再次来到王定权的“新家”,南环大道项目施工又涉及到了王英家,王定权一家人面临着第二次搬迁。而这一次,王定权范愁了,他们告诉罗仁举,要好好商量商量。
那天晚上,王定权两老和女儿、女婿谈到了深夜,大家心里各有心思,夜深了,王定权站在平房楼顶上,看着清江的对岸,高楼大厦、灯火通明,而清江另一边的木栈村却漆黑一片。把路修好,过上城里人的舒服日子,这不是祖祖辈辈都盼望的事情吗?以前村里卖个梨子大车都进不来,只能停在村口,用板车、货三轮装梨子后运过来转车,村民们想发展、盼发展,如今发展找上门了,自己怎么反倒犹豫了?
王定权正在梨园里施冬肥
第二天早上,王定权和女儿女婿一合计,这个家要搬,等两家征地补偿款一下来,就用这笔款去租个水库养鱼,办农家乐……
如今,王定权一家已租用沙溪鸳鸯峡水库发展养殖业,而去年国庆,在利沙路沿线,王定权一家的生态鱼庄也热热闹闹的开张了,王定权两老闲暇时打理着自家租种的梨园,“今年下半年,安置小区修好后,我们就搬进去,也过过城里人的日子,政府还给我们补了门面,到那个时候,我就再不用搬家了。”
南环大道东起城区外环路,西止326省道,全长10.4公里,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60km/h,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一级,该项目建成后,形成贯通城区的东西大动脉,与城市外环线连接,成为利川城市主轴线,对于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拓展城市骨架,加快利川城市新区建设步伐,完善腾龙工业园基础设施,实现产业集聚,推进城镇化进程,意义重大。而沿线的老百姓,为了这一条发展之路,也在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付出,南环大道的徐徐延伸,有市委政府的智慧和心血,也有许许多多个王定权老汉的付出和期盼,南环大道不仅是一条路,更是一个被放飞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