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利川人】身残志坚,他‘闭’着眼睛教书,一生投入教育事业!

中国利川网 通讯员 陶鹏 

文质彬彬,气宇轩昂,利川市团堡镇中学五十七岁的文轩老师名如其人。

只不过,他也有着常人难以体会的痛苦--在近二十年时间里,双眼不能正常视物,只能感受到微弱的光亮。

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每个人而言,双眼是最为重要的人体器官,一旦出现问题,给当事人无异于毁灭性地打击。

28岁那年,视力突然严重下降的文轩赶到医院去看医生。“眼球黄斑病变,有可能失明”当这十一个字的检查结果摆在面前时,一股巨大的恐惧和绝望感瞬间袭来,文轩差点当场倒地。

那一刻,这个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万念俱寂,他茫然无措地走到了清江桥上,甚至还产生了一跳了之的念头。在亲朋好友的劝慰下,文轩放弃了这个十分冲动的想法。他独自一人躲在房间里沉思,很快,文轩内心就平静下来,随之产生了要用坚强和乐观的心态来和眼疾做斗争的决心。

最开始那几年,他还可以用放大镜来勉强看清部分文字。2009年,文轩眼疾继续恶化,严重到了只能感受微弱光亮的地步。以他这种特殊情况,本可以办理病休手续,可文轩老师把教育事业当着自己的生命。他义无反顾地选择继续留在学校教书。

决心只在一念之间,困难则是每天都在上演。双目不能视物,不但影响了日常生活,更给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从寝室到教室只有100米的路程,他却要摸索着走5分多钟。让人感动的是,每每看到文老师出现,就会有同事和学生争先恐后地帮忙搀扶他。

为了搞好历史教学,文轩只能用背课来代替备课。这期间,爱人和儿子就拿出教材和课程标准来读给他听,他听后就将具体内容熟记在心。每逢教材改版或新课标下来时,文老师就会重新再来一遍。

光自己记住课本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听得有趣,学得上心。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文轩买来智能音箱设备,专门收听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栏目,再从中找到技巧。在这个过程中,熬夜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文轩的课堂非常特别,他不用课本、不用课件也不用板书,完全是用语言和心灵在与学生交流。如此以来,每个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这样的默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每学期期末统考,文轩所带班级的历史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别看文轩老师看不清楚学生的面容,但他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爱好、家庭住址、家庭环境等具体信息却了如指掌。在他看来,教学是一个相互了解、因材施教的互动过程。为了掌握所有学生信息,文轩老师真是煞费苦心。

每接任一个新的教学班后,他都要从班主任那里要来一份班上学生花名册,再让同事或家人一个一个地念给他听。每念一生,他都认真地记在心里,以便在课堂上提问或者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沟通。

当意外和疾病突然袭来的时候,有的人会自暴自弃、也有人会坦然面对。文老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并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了二十多年。“他‘闭’着眼睛教书,比我们睁着眼睛还教得好。”对于爱岗敬业,教学成绩十分突出的文轩,学校里的其他老师表现出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团堡中学时常会出现一道靓丽的风景,当文轩老师出现在校园时,会有学生和同事争先恐后地搀扶着他。这一幕,从未间断……

责任编辑:卢华 审核:谭莉 审签:古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