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夜鱼木寨二

□谭宗派

(二)雄奇的关卡    险窄的道路

清同治五年(1866)增修《万县志》载:“鱼木寨山高峻,四周壁立,广约十里,形如鼗鼓,从鼓柄入寨门,其径险仄。”古时从大兴场至鱼木寨,有石板路一条,蜿蜒于山梁之上,全长约2公里,前段平坦,后段曲折起伏。临进寨门前一段长约50米,路面总宽不足2米,两侧悬崖高百米,整段道路完全铺设于悬崖脊上,俗名“金扁担”,远观恰似鼗鼓之柄。在鼓面与鼓柄结合处,依地势建寨楼一座,建筑平面呈梯形,前宽4.6米,后宽8.1米,进深5.1米,两侧墙脚与崖沿靠齐。寨楼前左右三方墙壁,全以规整条石石灰凝缝修就。正面一壁高6.4米,上端稍有收分,形近长方。左右侧壁较正壁稍低,人字瓦顶隐于正壁之后。正壁下正中开独门,为进寨通道,门额上横排阴刻“鱼木寨”三个大字。再上,开射击孔两排共9个,严密地封锁着进寨道路。寨楼内分上下两层,共4间,前2间楼板亦以石作。射击孔下,依壁建石台,以利作战,其余各间供屯兵住宿。现寨楼下通道右壁嵌石碑一通,正楷阴刻《鱼木寨功德碑序》,文字清晰,抄录于下:

“奉修,从来思患预防,乃国家之良图。乐望相助,亦小民之淳风。予等甲内,或失朝下业,或本朝蒙圣天子之雅化,耕读传家,各安本分,为盛世良民己耳。奈近来贼匪流窜,扰乱乡曲,良民受害。蒙圣恩优渥,不欲良民受害,令其各地修寨砌卡,募化良民修砌,鸠工勒石,以是为序。

团长谭登杰等百二十人(略)

嘉庆四年岁次乙未仲夏月立

清乾隆、嘉庆年间,白莲教在川东及湖北利川一带活动频繁,声势浩大,碑序中所称“贼匪”,实指白莲教军,资料十分珍贵。

鱼木寨为龙阳峒土司军事寨堡,山体庞大恢弘,进前门平坦,出后门险要。从寨顶至寨后山下垂直高度600余米。四周悬崖三迭,崖间缓坡如带。为保寨顶安全,古人除在寨颈修筑寨楼以外,还在寨东青岗碥、寨西垛子碥一层岩下各建碉楼一座及寨墙一段。在三阳关、樟凤坪、福堰塘二层岩上各建卡门一座。现碉楼已毁,垛子碥寨墙仅存残垣。青岗碥寨墙长200余米,高5米,保存完好。

三阳关

三座卡门除樟凤坪卡门已被拆除外,其余二座尚存。特别是三阳关卡门墙高5米,宽4米。门高2.3米,宽1.25米。两旁老岩挟持,迎面太平岩遮挡。岩上古木参天,岩下溪涧奔腾。人在卡内不知卡前有路,人行卡外不知崖内藏关,十分森严神秘。

“悬崖脊上建寨楼,一夫把关鬼神愁!”鱼木寨除关卡雄奇之外,从一个寨门进,一个寨门出,道路逼仄险要是其又一显著特点。

鱼木寨寨顶平坦,略呈椭圆。南北宽约1公里,东西长约2公里。从大兴场进入寨门后,寨内现存道路以清代所改建从寨楼经连五间老房子生基嘴鱼翔嘴九道柺三阳关樟凤坪至鸡头沟马龙关一条为主。全以条石修就,石级陡窄。明代以前所建古路仅存亮梯子和手扒岩两段,其它或成田园,或已改建废弃,多已不存。亮梯子建于寨东南二迭绝壁之上,共28级,每级用长约1.5米,宽约40厘米的石板一头插入岩壁,一头悬空建成,每两级间各自悬空亮开。人行梯上,头顶是缈缈蓝天,脚下是万丈深谷,既惊又险又奇。手扒岩笔直挖凿于寨西北“三阳关”卡门前悬崖绝壁之上,共32步,每步宽约50厘米,穴深不足20厘米,形如新月,为古人上寨要径。岩陡苔滑,斗胆攀登,魂系蓝天,更增加了鱼木寨道路险仄的神气。

责任编辑:卢华 审核:谭莉 审签:古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