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宝训 通讯员 柯蓉
“感谢妇幼的助产士和麻醉医师,让我觉得顺产就如同上个厕所一样简单!”
今年3月12日,产妇章洪迎来宝宝的降生,第一时间发微信朋友圈,表达喜悦和感激之情。
章洪眼里的幸福,正是利川市全力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福利”。目前,全市妇幼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已建成市乡村三级保障网络。
利川市民族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市妇幼保健院)是全市妇幼健康服务体系的“龙头”,从保健、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齐头并进,立足全市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正为妇女儿童牢筑一道健康屏障。
夯实基础,搭建健康“强平台”
2017年9月29日,利川市民族妇幼保健院加入湖北省妇幼健康联盟揭牌仪式。柯蓉 摄
今年49岁的黄云萍,是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是科室的“元老”,见证了医院儿保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2001年,黄云萍从乡镇卫生院调入市妇幼保健院,先后在妇产科和儿科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儿童保健这个概念,在她脑海播下了种子。
她到深圳找大学同学玩,在同学带领下参观了当地医院。外地医院设置了专门的儿保科,侧重“预防在先”理念,从检测到临床治疗“一条龙”服务。眼前的一幕幕,让她深受启发。从那一刻起,黄玉萍决定将儿保科“搬”进市妇幼保健院。
回到医院,她立刻向院领导提出申请,筹建儿保科。在医院领导的重视下,2010年2月,春节过后第一个星期,儿保科挂牌。科室是挂牌了,但人员只有黄云萍一人,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制度建设、人才培养……这些科室建设从零开始。
医院领导重视,相关科室配合,儿保科一步步茁壮成长。全院形成“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如今,儿保科医护人员发展到16人,业务包括儿童生长监测、骨密度检测、儿童智能综合评估、母乳分析等10多个项目,其综合实力处于全州领先水平。仅2018年,儿保科全年婴幼儿健康体检12330人次,预防接种48372针次,神经系统测试9919人次,母乳分析3035例。
儿保科的成长,只是市妇幼保健院妇幼健康体系建设的一个侧面。近年来,该院以妇幼卫生工作为立院之本,增加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就诊环境、工作环节、服务流程等,不断提升综合水平,为妇女儿童健康搭建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平台。新生儿科配备了门诊熏蒸退黄治疗仪、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转运车和亚低温治疗仪等设备,在全市均处于领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产科现代产房建设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是全省安全产房建设试点。安全产房涉及到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具备中央监护系统,家庭式产床可自由体位分娩,手术麻醉医师可24小时进入产房,5分钟可进行即刻剖宫产,新生儿科医院24小时随叫随到。今年8月份投入使用来,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
强化素质,练就干事“金刚钻”
妇科主任钟慧英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科室医护人员培训计划。
目前,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具有成熟的宫腔镜等成熟技术,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
但钟慧英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而是盯上外地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等,“学习永远在路上”。今年,科室先后派遣多名医生,到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武汉同济医院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学习腹腔镜手术技术。
儿保科主任黄云萍回忆,在科室筹备期间,为了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先后到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厦门等地参加培训,可谓是“周游全国”。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院长杨宗斌介绍,医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把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作为重点来抓,加大培养力度和经费投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学习机制,打造“学习型妇幼保健院”。以2018年为例,医院共选送15名职工进修。
该院邀请国内著名妇儿专家及妇幼保健管理专家给予技术指导,针对不同层次人员制定人才培养制度及进修轮训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岗位技能活动,培养出一批业务过硬,专业素质好的妇幼保健技术骨干,让医护人员都装备干事的“金刚钻”。
省妇幼保健院原妇产科主任肖梅,是首位在利川市开展志愿服务的“候鸟型”人才。去年6月28日,肖梅受邀成为市民族妇幼保健院的编外顾问。
来医院的第一天,肖梅从医护人员的着装到交班的流程、从床头交班的要求到和每一位孕产妇的心理沟通,结合先进经验给医护人员上了一堂宝贵的现场课。随后,肖梅为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以及在院就诊的孕妈妈们分别开展了关于“产房安全管理”的知识讲座和“安全产房、母儿安康”的妈妈课堂。
“受益匪浅”,听了讲座后,院长杨宗斌感叹,医院有义务在本院医生和外地专家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
只要一有机会,医院就会聘请专家前来授课和交流,为医护人员“充电”。
2017年10月和今年3月,医院两次邀请到美国著名产科医院帕克兰医院陶为科教授。陶教授在查房过程中,从现代化产房的角度出发,对医院产房的结构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查完房后,陶教授作了《无痛分娩》讲座。全院职工认真学习,无痛分娩技术操作水平得到提高。
2017年10月12日,美国著名产科医院帕克兰医院陶为科教授到利川市民族妇幼保健院产房查房。柯蓉 摄
2019年3月25日,美国著名产科医院帕克兰医院陶为科教授指导“现代产房”建设。柯蓉 摄
今年9月1日,医院邀请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夏世文教授,南京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周晓光教授,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吴素英教授和唐琴护士长等进行交流。
几位业内大咖一起参加了新生儿科的交班,并对一名危重症患儿进行了教学查房,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疗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医院医护人员从交流中学习充电,收获颇丰。
注重服务,打造妇幼“温暖窝”
走进新生儿科,映入眼帘是登记室墙上一面面鲜红的锦旗。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凝结着医护人员温馨服务的故事。
2014年12月13日,新生儿科接到一位特殊的宝宝——体重仅1.6公斤的早产儿。科室走廊外,家属的脸上,写满了沮丧和绝望。这时候,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站出来劝慰家属,“让孩子努力,我们医生也努力!”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这位早产儿终于死里逃生。29天后出院,小宝宝体重达到2.65公斤。把孩子捧在怀里,家属喜极而泣。自此后,连续3年,家长每年春节都要带孩子来新生儿科,见见曾经将孩子从生死线拉回的白衣天使们。
去年6月6日凌晨4时,新生儿科外一阵门铃,医护人员打开门,却没见到人,只见门前放着一袋水果和一张没有署名的字条。字条上写着“感谢你们,教会我判断小孩为何哭闹的方法”。
到了第二天,医护人员才慢慢回忆起事情的由来。原来,就在凌晨送水果前的几分钟,一名女子抱着孩子,焦急地来新生儿科,怀里的孩子哭闹不止。医生仔细观察,发现孩子哭闹是因为喂奶方式不对,随后耐心细致地给年轻妈妈讲解正确喂养方式,孩子立马停止了哭声。孩子妈妈为了感激,连夜送来水果和感谢字条。
黄云萍除了是儿保科主任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微信群主”。她创建“利川妇幼育儿交流群”“利川妇幼妈妈群”“矮小症群”等多个群,覆盖500多名微信好友。她利用午休和下班时间,在微信群为妇幼妈妈们解惑答疑,定期发布妇幼健康常识。时间久了,她和许多妇幼妈妈们成了朋友。经常半夜接到咨询电话,黄云萍总是耐心询问,细心讲解作答。
在医院妇科,70多岁的蔡胜菊“赖”在医院不走。原来,她患有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等疾病,同时又是进行性肌无力,行动不便,在多家医院吃了“闭门羹”。妇科主任钟慧英为蔡胜菊精心治疗,经常鼓励,从饮食生活等方面支招。住院期间,蔡胜菊不仅病治好了,心里更敞亮了。从去年10月以来,她先后三次住院。每次出院,她都依依不舍。
与此同时,市妇幼保健院还组织送诊下乡和送课上门。2018年,医院4次组织专家团队到精准脱贫对口帮扶村义诊,组织2次进学校讲心理卫生课。
2018年7月3日,市妇幼保健院组织专家在柏杨坝镇龙凤村义诊。柯蓉 摄
2017年10月12日,妇科主任钟慧英在义诊中为前来咨询的患者答疑。柯蓉 摄
2018年9月19日,儿保科主任黄云萍在清江外国语学校给初中女生讲生理卫生课。 柯蓉 摄
2017年11月22日,妇女保健科主任周元珍在职校给女生们讲生理卫生课。柯蓉 摄
近年来,该院着力在“服务”上做文章,让患者真正感受贴心、真心、舒心、放心。通过每月一次工休会、每月向病人发放征求意见调查表,满意度在98%以上。
在市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用礼貌热情、亲切温馨的服务,消除了病人的惶恐与担心,医患之间搭起了诚信的桥梁,为妇女儿童营造一座“温暖窝”。
编辑:卢华 责任编辑:谭莉 审签:古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