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川网讯(通讯员 吴周勇)7月31日,谋道古镇·远方的家——文化座谈会在博云墨缘堂召开。20多位在苏马荡避暑休闲的“候鸟”型人才与利川本土文化人代表一起畅所欲言,就苏马荡生态旅游度假区文化建设建言献策。座谈会气氛活跃,形成诸多共识。
郑国华、张永柱、王再宏、胥志融、张卫平、刘康等把苏马荡当做“远方的家”,他们不遗余力地讴歌苏马荡,以散文、随笔、诗歌等表现形式在湖北、重庆等主流媒体、特别是在谋道在线等自媒体发表上千篇文章。重庆市委党校教授刘康制作的美篇《苏马荡的象形景观》点击超过8万次。在苏马荡避暑的“候鸟”中,歌唱家、舞蹈家众多,一年一度的“候鸟”文化艺术节异常火爆,画家、摄影家更是把苏马荡的自然美渲染得淋漓尽致。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要变气候特点为旅游支点,创新业态,转型发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进一步优化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管理环境;成立谋道文化研究会、苏马荡摄影家协会、书画协会以及康养咨询工作室和创作工作室等。
据了解,苏马荡管委会将对苏马荡文化建设纳入议事日程,高度重视,认真听取“候鸟”型人才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为“候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大力推进苏马荡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