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城同创】利川七项措施严治“三违”

2019-07-04 周志英

榨木社区2组违法建筑拆除现场

中国利川网讯(通讯员 周志英 郑勇)“‘三违’建设行为损害公共利益,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城市规划,今天的强拆,算是又剔除了一颗制约利川建设和发展的毒瘤。”7月4日,在都亭榨木社区的强拆现场一市民发表自己的看法。

此次依法强制拆除的违法建筑位于都亭街道办事处榨木社区2组,共四层,占地585.02㎡,总建筑面积2412.44㎡,市城市管理执法局为执法主体单位,市六城同创办、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都亭司法所等相关职能部门全力配合,上午8时开始拆除,11时顺利完成。

近年来,为消除“三违”建设(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违法开发)的不良影响,利川市高度重视“三违”整治工作,把治理违法建设作为重要的“一号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2019年5月,根据机构改革相关精神,原市“三违”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相关职能职责正式转隶到市城市管理执法局。为进一步破解治违攻坚的难点、重点,利川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创新工作思路,着重工作方法研究,在推进违建治理工作上,通过抓实系列措施,在确保“三违”零增长的同时,力争在2020年底完成存量“三违”分类处置。

宣传教育营造守法氛围。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营造舆论氛围,通过移动、联通、电信等平台宣传有关土地、规划及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在利川电视台、中国利川网、指间利川等媒体上开辟专栏,组织专题采访,每月在中国利川网上对“三违”整治工作进行公示公开,目前已制作22期“三违”整治工作回访巡查通报。 

日常巡查确保“零增长”。构建市“四大家”领导包村联系、市直单位包村驻点,“两办两乡”班子成员包片,一般干部包组,社区(村)干部包户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市直包村(社区)单位每周至少开展两次以上巡查,发现情况及时上报;市级领导对联系村(社区)“三违”整治情况坚持每月向市委书面报告;“两办两乡”坚持24小时无缝巡查,加大无人机航巡力度,实行日巡查、周回访、月通报制度。确保“三违”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

5月6日机构改革以来,全市发现71起疑似“三违”行为,其中,东城街道29起,都亭街道13起,凉雾乡27起,元堡乡2起。经进一步核实,51起即时发现即时制止,3起违法建设移交国土部门调查处理,3起由于屋顶漏雨搭钢架棚已补办手续,11起为“两办两乡”准予建设的危房户和精准扶贫无房户等,3起现处于停工状态。保证了“三违”行为“零增长”的管控目标。

适时拆除推进对账销号。全面调度多方力量,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走访、调动群众等方式,逐步摸清并掌握每一处违法建设的详细情况,不断细化违建台账,找准当事人、核实建设时间、标出违建位置、查清违建用途、量清违建规模、对违建性质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建立详细台账。对应当拆除的“三违”建筑,有计划有目的依法拆除,既消化存量违建,又达到“拆除一处、教育一片”的目的。机构改革以来,共拆除“三违”建筑51处,面积7854㎡。

部门共管形成攻坚合力。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联合各部门,综合采用行政、司法、经济等多种措施破解“三违”整治工作难题。供电、供水、供气等部门对未经处置终结的所有“三违”建筑一律不提供供水、供电、供气等入户安装服务;对用于经营场所的“三违”建筑,一律不办理行政许可及相关证照;工商部门严管建筑材料关口,依法查处利用“三违”建筑非法经营的行为;法院对涉及“三违”整治的案件坚持快审快办。通过各部门协作共管形成合力促进“三违”整治工作良性运行。

档案建设锁死违建记录。委托河北正元公司对城市管控区23.75平方公里进行航拍,锁定城市建成区的现状,形成三维立体影像资料,为“三违”比对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对全市管控区的57个村(社区)的违建行为建立台账,将巡查数据、记录、图片、影像、日报表等资料汇编成册交由市档案馆、市城管执法局、属地“两办两乡”存档,锁死违建记录。建立“三违”整治大数据平台,为整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将拒不履行因违建产生义务和不配合“三违”整治工作的公民和法人录入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从源头上遏制违法建设行为。

分类处置消化存量违建。修订完善《利川市违法建设分类处置办法(试行)》,按违法性质对存量违建进行限期拆除、暂缓拆除、依法没收、限期改正等分类处置。对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违法建筑,按违法类别依法进行强制拆除,对不影响城市规划的违法建筑依法依规处理后补办证件,加强批后监管。

履职问责建立长效机制。建立“预防、发现、制止、报告、拆除、查处”等“一条龙”处置机制,制定“三违”整治工作考评办法和“三违”整治工作问责实施办法。要求所有参与“三违”整治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履职尽责做到巡查到位、发现到位、报告到位、制止到位、拆除到位“五个到位”,确保“应拆尽拆、发生即发现、发现即拆除、拆除即彻底”。加大对“三违”整治部门履职尽责情况的考评力度和对“三违”整治工作开展不力的追责问责。机构改革以来,针对两起未及时发现和上报“三违”行为,对四个相关责任单位予以扣分处理,要求两名责任人作出书面检查,并在全市进行通报批评。

(责任副总编:傅小棠  责任编辑:冉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