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坝:“产业扶贫乡村行”深入田间开良方

【通讯员邓明福,朱秋红】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12月18日,利川市“产业扶贫乡村行”毛坝站暨茶园冬管节启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毛坝镇脱贫攻坚前线指挥部指挥长钱鹏主持本次活动,毛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宇致欢迎辞,市委常委、副市长吴建华作重要讲话。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双向发布需求信息、积极开展项目对接和签订扶贫合作协议等方式,充分开发利用全市农业资源,补齐扶贫产业发展短板,确保“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长两短”扶贫产业落实落地,消除产业空白村、空白户,为全市(镇)脱贫攻坚夯实基础。

“十任书记接力种茶三十年”成就了今日的“ 利川红 何以红”。近年来,毛坝镇始终坚持“咬定青山绿水不放松,扭住特色产业不动摇,锁定绿色产业做文章,依托生态旅游求突破”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五个一活动、五大市场、五大工匠、五大融合、五大平台”等五大工程,全镇茶叶面积达12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基地10.22万亩,每年改造老茶园近5000余亩,收购茶叶1.6万吨,产值达7亿元,小小茶叶成为富民强镇和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

自利川市产业扶贫乡村行启动以来,毛坝镇党委、政府迅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谋划,精心组织,顺利启动“产业扶贫乡村行”活动,充分利用毛坝镇的气候、农业资源禀赋,整体推进全镇“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长两短”扶贫产业发展,为全镇如期顺利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茶产业这个主导产业是确保毛坝镇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根本举措,也是我们脱贫攻坚急需补齐的最大短板。近年来,毛坝镇党委、政府结合本镇资源优势,深入调研、认真研究,科学确定了44个村的主导产业,制订了各村主导产业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截止目前,全镇有143经营主体,链接贫困户1500多户、带动贫困户2000多户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2560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明确了“一长两短”增收项目,产业扶贫取得阶段性进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019年是毛坝镇产业扶贫关键之年,毛坝镇按照市委沙书记的“主要是市场主体与各村签,应做到村村都签,签就签产业发展具体协议”的批示精神,在各方合作协议签订之后,进一步明确各产业发展牵头领导,加强协调,跟踪问效,确保所签协议迅速落实落地。

“毛坝镇一是要立足生态,保证茶叶无公害,追求绿色标准,建有机食品。二是各企业要诚信经营,不要重走坝漆老路,切莫做违法乱纪,缺斤少两的不诚信行为。三是企业要创新营销模式,借助互联网等新兴销售渠道打开销售市场,要利用东西部协作帮扶,寻找东部大企业销直接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赢取最大利润空间。”市委常委、副市长吴建华在签约仪式上寄语所有参会人员。

各市场经营主体抓住脱贫攻坚机遇,发展产业,壮大企业,带动毛坝群众脱贫致富,各金融机构抓住脱贫攻坚机遇,拓展市场,扩大影响,助力毛坝群众脱贫致富,各村及镇直各部门抓住脱贫攻坚机遇,强化担当,巧干实干,带领毛坝群众脱贫致富。

签约活动现场,毛坝镇人民政府分别与市旅游委、市职校、农商行等6家金融机构、与佳铭茶业等5家市场主体签订产业扶贫合作合作协议(项目框架协议);佳兴茶业等5家市场主体与新华村等5个村签订产业扶贫项目协议。

近年来,全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直部门的支持和关心下,茶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改造升级步伐进一步加速,利川红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19年,毛坝镇将持续“接力”一片绿叶,始终把茶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和朝阳产业来建设,从毛坝茶产业的“质量安全、基地提升、品牌打造、市场拓展、茶旅一体”等五个方面发展创新思路,进一步增速发展、升级结构、延长产业链,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早日建成“全国红茶特色小镇”奠定坚实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