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王”故里弄商潮 荡上逐梦唱新歌

中国利川网 特约记者 秦卫飞 通讯员 覃太祥 曾祥银

康养圣地——苏马荡一角

深秋时节,矗立在利川市谋道集镇的天下第一杉,披着一袭红裳,沐浴着秋日的暖阳。那遒劲的枝丫,不时抖落片片红叶,随风飘舞。这棵古老沧桑、龙骨虬枝的“水杉王”,扎根这片热土数百年,见证了这里的风云变化,也见证了一座新城的崛起。

近年来,随着苏马荡开发的热潮,谋道商贾云集,楼盘林立,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康养胜地。2017年7月,利川市苏马荡旅游康养产业商会应运而生。商会成立一年来,紧紧结合当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际,以创建“四好”(班子建设好、团结教育好、服务发展好、自律规范好)商会为引领,积极践行商会价值观,取得明显效果。

班子建设好

候鸟文化艺术节

“今年,我镇举办的系列大型活动,都是由商会主办的!”11月6日,利川市谋道镇人大主席俞廷伟谈起苏马荡旅游康养产业商会时连声称赞,如数家珍般地向记者介绍起来:“主办了2018年度杜鹃文化旅游节、恩施州诗人苏马荡采风活动、全国老年书画展、2018年度候鸟文化艺术节、“无问西东”沪蓉沿线百名新闻记者走进苏马荡采访活动、中坝村无公害菜品采摘活动……”

价值决定存在。“商会的价值由政治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构成。”谈起商会的班子建设,秘书长牟鹏霏侃侃而谈。商会固本强基,商会价值才能生成和释放,才能凝聚和感召会员,商会作用才能体现和发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办好商会,关键是班子建设好。会长蔡益斌是云鼎置业公司董事长,行业代表性强,在业内具有影响力,能够发挥带动作用,热心商会工作,社会形象良好。秘书长牟鹏霏,熟悉统战工作和经济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商会其他人员合作共事能力。班子其他成员政治素质过硬,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工商联工作。

商会成立之初,就积极主动与组织部门联系,在利川市委和谋道镇党委的支持下,组建成立了利川市苏马荡旅游康养产业商会党支部。2018年,商会党支部被上级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

商会党支部在商会的一切活动和工作中,起到了组织保证作用,推动了商会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了商会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在健全商会、开展组织活动和组织、引导商会会员单位落实“百企帮百村”及其他扶贫帮困上,取得良好效果,被上级党组织评为“优秀党支部”。

团结教育好

党日活动

苏马荡——中国最美的小地方。每到春天深处,这里万花开遍,杜鹃红透,百鸟啼鸣。这块鄂渝交接的小地方诗意“荡漾”:漫山遍野的红杜鹃、紫杜鹃、银花杜鹃,竞相开放,把苏马荡装扮成“十里杜鹃长廊”。

良好的生态,独特的气候,一时间引来36家房产商在此“攻城略地”,78个楼盘拔地而起。这些企业大多来自比邻的重庆万州区,老板大多也是外地人。如何团结这些企业,切实发挥商会作用,成为商会一班人的首要课题。

“一个有价值有能力的商会,必然是一个服务功能良好的商会。因此,商会一直致力于搭建多种平台来发挥服务功能,释放价值元素,增强商会凝聚力。”会长蔡益斌如是说。商会坚持代表性与广泛性相统一,制定了会员发展规划,既注重吸纳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也注重吸纳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既注重会员数量,也注重会员素质,不断扩大会员队伍覆盖面,优化会员结构,使会员单位由成立之初的30家发展到现在的55家。

商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扩大会员参与面,发挥企业家主体作用,加强教育培训,引导会员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积极践行“亲”“清”要求,搭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平台,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中发挥“粘合剂”和“隔离带”作用;注重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教育和培养,引导他们继承发扬老一代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组织会员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光彩事业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狠抓党建工作。建好商会党支部,严格按照党章开展活动,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协助会员企业加强流动党员活动室的建设工作,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商会除了动员会员单位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外,还选派选手参加了由市委组织的学习十九大报告演讲比赛,并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同时还组织了商会部分工作人员外出参观学习。

服务发展好

采摘活动中“候鸟”收获多多

服务是商会的立会之本。商会自成立以来,紧紧抓住服务这个根本,情系企业,心系会员,为会员提供各种切实有效的服务,不断创新,打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商会品牌。

“商会帮助我们办理旅游地产准建手续、林地使用手续、土地征用手续……”博云广场老总彭志东对商会的服务感到满意。这位来自万州的老板感慨道:“商会把一盘散沙聚拢了,成为各会员企业的家。”

商会努力助推会员企业发展。强化服务意识,为会员企业提供融资、信息、技术、人才等服务,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引导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结合利川市发展战略和苏马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开展经贸合作、交流研讨等活动;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参与社会协同管理。

商会主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参与政策意见征询,及时真实反映企业诉求,畅通政企沟通的组织渠道;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参与工商联提案工作,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建言献策。今年以来,为所有会员单位争取了项目,落实完善各项手续。

为把苏马荡打造成竞争力强的康养旅游胜地,商会积极参与苏马荡康养小区“四化”建设活动,要求各会员企业的避暑小区达到小区建设规范化、管理服务标准化、生态环境优质化、小区打造景区化。

商会注重文化宣传。除了商会党支部配备专职宣传委员之外,还接管网络平台“醉美苏马荡”,作为商会的官方平台,大力宣传会员单位。在全力挖掘苏马荡的历史文化和风物风景之外,还积极宣传商会活动及会员单位的先进事迹,先后让商会活动及会员单位的事迹多次见诸《湖北日报》《恩施日报》《恩施晚报》及多个网络新媒体。

社会反响好

扶贫路上

11月6日一大早,55岁的周培清身着保安服,巡逻在博云广场的各个楼栋,提醒留守的“候鸟”们注意用气、用电安全。这位来自该镇中坝村的贫困村民,已在博云广场工作了2年,每月工资2000元。

“五十几岁的农民,每个月能有这个收入,我知足哒!”周培清很在意自己的岗位,工作很认真。他告诉记者,以前也曾在外地的工地上做过工,拼死拼活一个月下来,除了开支只剩千把块钱。后来,自己的腰椎出了毛病,在工地上干不动了。返乡后,家里的日子也因自己不能干重体力活越发困难。

仅在博云广场从事物业管理、保洁、安保工作的当地老百姓就有固定工37个,旅游旺季可接纳100多人就业。

“就业带动,成为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一大抓手!”俞廷伟告诉记者。据介绍,已建成的楼盘就近吸纳了长期务工农民800多人,其中贫困村民占70%以上。“这还不算带动相关产业创造的就业岗位!”他补充道。

近年来,谋道镇党委、政府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时,提出了“百企帮百村”的号召。商会积极响应,动员、组织了36家会员企业参加了36个贫困村的扶贫任务。

在商会和商会党支部的组织引导下,各会员单位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硬化民生村组公路1000米,修通洞溪村断头路3公里,在支罗和中台村建起了“支罗大米产业基地”,在中坝村创建了“无公害食品直供基地”,改善了20个村的村委会办公条件和教学条件。仅在今年的“扶贫日”就有36个会员企业参加扶贫活动,直接投入资金518.81万元。

在一年一度的苏马荡杜鹃文化旅游节评优表彰时,商会被利川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先进集体,秘书长牟鹏霏被评为先进个人,会长蔡益斌当选重庆市恩施商会会长,会员单位林海云天的产业扶贫党支部被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