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红,一叶红天下


中国利川网 特约记者 秦卫飞

今年4月28日,中印首脑武汉非正式会晤东湖茶叙时,“利川红”茶为世人瞩目,经人民日报官微报道后,一夜刷屏,走俏全国。“利川红”茶出自鄂西林海深处的凉城利川,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一群来自非洲的客户,到毛坝镇蓝田村考察

7月12日,这款茶又现身外交部蓝色大厅,再次成为国际焦点。“利川红”茶作为湖北茶叶新名片,与300余名各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负责人及世界500强高管、媒体记者亲密接触,成为他们眼中的“网红”。

利川工夫红茶2012年8月前被称为“利川宜红”,是有着近200年历史的中国四大工夫红茶——宜红工夫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在利川市政府茶产业发展规划会上,因为具有独特地域品质,利川市政府将“利川宜红”改名为“利川工夫红茶”,简称“利川红”。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茶叶界泰斗陈宗懋著作的《茶经》记载,宜红茶称宜红,是中国主要工夫红茶品种之一。宜红茶产于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境内,以武陵山区分布最广,历史上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宜红茶区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茶区,早在公元3世纪西晋时,《荆州土地记》就记有:“武陵七县通出茶”。唐代陆羽《茶经》载:“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山南,以峡州上”。

利川毛坝兰田特色村寨(陈小林摄)

利川工夫红茶主产地在利川市毛坝镇,毛坝山区自19世纪初成为出口宜红茶的主要产地。19世纪中叶,因中国出口英俄红茶贸易带来的机会,毛坝当地农户家家种茶、红茶生意兴盛近百年。20世纪40年代前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毛坝当地茶农失去了卖茶机会,毁茶改种粮食。

改革开放后,毛坝镇逐渐恢复了红茶种植。毛坝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核心区域,当地优良生态环境造就了上佳的茶叶品质,产品经过欧盟463项标准的严格检测,在欧美市场很受欢迎。到2014年底,毛坝当地茶园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年产近6000多吨红茶,直接或间接出口到国外。

“红茶汤开始红艳明亮,微凉后呈现浅褐色或橙色乳酪状,加热后汤汁还原红艳明亮,就是利川红茶的‘冷后浑’”。2009年,毛坝镇开发出罕见的红茶品种“冷后浑”,成为著名的高端红茶品类,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干茶市场价格1万余元/斤。一般来说,红茶出现“冷后浑”,意味着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含量丰富,是品质良好的体现。“冷后浑”程度越高,意味着红茶品质越好。“冷后浑”红茶滋味醇厚甘爽,香浓回甘,被称之为“茶中至味”。

茶园托起的生态家园(李启明摄)

2017年8月,“利川红”送样到国家质检总局,参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评审会上,一位评委发问:“没听说过利川市,没喝过利川红,怎么评?”毛坝镇党委书记曾维权立马接过话头,从良好的生态环境、品种的原生态性质、丰富的文化内涵、悠远的历史传承、制作的工匠精神,以及“利川红”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全方位介绍了“利川红”。紧接着,工作人员呈上茶具,现场冲泡。经过一系列程序,“利川红”获得现场通过,随即进入公示期,并于12月正式获批。

今年5月8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恩施硒茶星斗山牌利川红”斩获金奖,赢得茶界一片赞誉。当然,送样依然是“冷后浑”。

“冷后浑”着色“利川红”,激发毛坝人种茶的热情,农户几乎家家都有茶园。目前,该乡茶园面积达10万亩,年产茶9000余吨,产值过2亿余元,成为利川红主产区。该乡被湖北省农业厅认定为全省十大茶叶名乡镇、湖北省生态农业示范基地,2012年被中国茶叶学会授予“中国名茶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