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马进行时】何端傭:户外康养运动绝佳地的探路者

恩施晚报 记者 秦卫飞

何端傭

从腾龙洞科考探险到揭秘清江古河床、从利川的崇山峻岭到新疆的雪域高原、从救援现场到高路铁路施工地址调查评估......爱上户外探险的何端傭从“好玩”到“执迷”,从门外汉到业内卓有建树的知名专家,一路走来,他演绎了“钟情山水”的传奇人生。

5月28日,记者敲开何端傭的家门。在20平米的客厅堆满了各类户外用具和成堆的书籍,“不好意思,还没来得急整理!”刚参加腾龙洞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验收回家的他略显疲惫。

记者在码满器材和书籍的沙发上,找了可勉强容纳屁股的地方坐下,开始了采访。

科考腾龙洞的启发

‍何端傭(左一)和中外联合科考队队员走出腾龙洞

2006年10月,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与欧洲洞穴基金会联合组成的科考队,对利川腾龙洞进行了为期20天的科考探险。而此时,作为洞穴探险爱好者的何端傭作为志愿者,全程参与了科考。

“那时,我们的装备只有手电筒和几根棕绳!跟‘全副武装’的中外科考队员比起来,我们显得相当寒碜!”回忆随科考队进腾龙洞时,他满脸的尴尬。

随队进洞,险象环生。我们没有保险绳,没有经验,凭借一身胆气和豪气挑战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危险!

行至妖雾山脚下,一块巨石耸立在面前挡住了去路,3名老外叽里呱啦一阵,决定攀岩而上。这下可苦了我们这群“跟班”,巨石奇滑无比,我们只有四肢并用,连拉带拽,慢慢往上爬。随行的女翻译气喘吁吁地连喊“我受不了啦!”此段路充满着凶险,上面情况不明,路滑坡陡,沟壑纵横,峡谷幽深,石牙密布。

沿巨石攀爬大约20米,到了一相对平坦的地方,爬过一条长10余米、一个身子见宽、半人高的石缝,走过一条中间是“路”两边是深不见底的峡谷的“独木桥”,再攀上一个如同浇上润滑油的泥坡,来到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约有10平方米,上面有一2米见方的锅型石凹,里面装满了清澈的水,旁边是一四方形的竖井,前方是一绝壁,绝壁下面是看不到底的峡谷,无路可走了。

老外一阵耳语。只见他们打开背包,拿出绳索、岩钉、铁锤,四处找可以固定绳索的岩石。他们先将绳索固定在一大石头上,然后系上保险绳,走到竖井旁,伏下身子,取出岩钉,半悬身子,一锤一锤地敲打岩钉。

40分钟后,岩钉终于钉好了。一名老外走到竖井旁,抓过绳子,双脚蹬着两旁的石壁。这一刻,大家的心提到了嗓门,围在井口,所有的手电都打开直射井底,所有的目光聚焦他,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下到一半,他的身子一下悬空,几乎同时响起了英语、普通话、利川话“怎么了?”约1分钟,井底传来OK的声音,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20天里,何端傭跟着科考队员在腾龙洞里钻进钻出,在虚心向科考队员讨教洞穴知识和探洞技术的同时,也被深深“刺痛”:“中国拥有丰富的洞穴资源,很多的都是洞穴探险都是外国人先来尝试,就连利川的腾龙洞也是老外先来科考探险的,成果也被人家拽着!”

2007年5月17日,他的利川市黑洞户外探险俱乐部(民办非企业)正式获批成立,开始了探洞之旅,让中国的洞穴资源为我所用。在此过程中,他成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洞穴专业委员会委员,黑洞户外探险俱乐部也成为湖北省登山户外协会理事单位。

揭秘清江古河床

“清江古河床总长8公里,地质结构比较全面,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它的遗址上溶洞、陡崖、坍蹋的巨石比比皆是。正是有了清江古河床上腾龙洞等这样的伏流溶洞经历了无数次的巨变,雄浑的武陵源高台地才变成了今天的样子。”何端傭介绍,古河床溶洞、伏流的变迁结果正是现今清江的成长史。

清江流经“卧龙吞江”的落水洞中,猛跌30米,浪沫飞溅,响声震耳,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就这样潜入地下消失了,经过直线距离十几公里后才重新出现。地下伏流弯弯曲曲,变化多端,其中有的是奔腾飞泻的瀑布跌水,有的是险象环生的激流浅滩,而这所有在洞内激烈碰撞奔腾咆哮的一切,到了腾龙洞的出口黑洞洞口,就变得像一只温顺的小绵羊一样。河水静静地流出洞口,清澈而透明,一路缠绵向东,进入清江的照河段。

腾龙洞的出口黑洞十分神秘,很想去一探究竟。

绘制地形图

2007年中秋节,何端傭带着俱乐部的一帮人,找当地村民为向导,用了两天时间,对黑洞及从黑洞流出的清江段作了一次发现之旅。

黑洞位于利川市团堡镇境内的大洞村和朱砂村交界处。大多数地方根本没有路,我们只能边走边用刀清除杂草灌木。这意外的发现了清江古河床,不但收获了古河床上秀美的风光,更体味了穿越的艰辛和艰辛后的喜悦。

古河床海拔1000多米,既有原始丛林、高山草坡,千丈悬崖、秀丽河谷,干枯河床,又有碎石坡、巨石阵,还有溯溪、攀爬路段,保持着原始的风貌。

沿着山壁上的羊肠小道往独家寨进发,先要经过一个狭窄弯曲的山洞,穿过如拐角楼梯般的不规则石阶,出得洞口豁然开朗,一栋木墙黑瓦的小屋隐现绿叶间。这个只有一户人家居住的山谷,藏于利川交椅台村的深山之中,故被形象地取名为独家寨。

关上洞口的木门,便与世隔绝,秦代华就是寨主。这栋百余平方米的老式吊脚楼,房前屋后种着蔬菜,屋旁随意放置了几个木质蜂桶,野蜂环绕。顺着独家寨旁一脉相承的峡谷,走上约3公里,就能抵达着名景点腾龙洞。

秦代华原来居住的房子失了火,按照集体的安排,他们在这个隐秘山谷中安家,开始开荒种地,打造家园。这些年,有3个孩子陆续在这里长大,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离开,在农忙时或工作之余回家照看。而两位老人始终坚守在这个山谷,这座老房子里。这个山谷发现后,陆续有人来看望两位老人,独特的风景、古朴的木屋、老人的情怀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人来到这里寻觅世外桃源的惬意。

而今,清江古河床成为蜚声中外的世界级精品徒步线路,还成为最美的山马赛道。

从“楚天绝壁第一降”到户外救援

2007年11月24日,何端傭领衔参与了被誉为“楚天绝壁第一降”的朝东岩绝壁岩降。

岩降中的何端傭

826米的垂直高度,如果按每层楼高3米计算,相当于276层的高楼。4名勇士靠着一根绳子,征服了垂直高度826米的朝东岩绝壁。这次岩降活动在垂降高度方面,是华中地区乃至全国的首次。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何端傭第一个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他带着他的野外探险设备,先后在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和安昌县安昌镇参加过无数次救援。他说,和自然比起来,人类的力量太小了,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即逝,觉得十分无奈。所以回来后,他边探险边研究,还撰写了论文《环境与未来发展》,并在次年的世界洞穴探险论坛上交流。

2014年10月,利川一驴友钱某与朋友在利川团堡牛栏坪村小溪河一带悬崖山地进行户外活动时,与朋友失联。1000余人投入搜救,何端傭协助警方在一个鲜为人知的天坑内发现了驴友的遗体。此后,他多次参与户外救援,并四处传授户外遇险自救技能。

探险“疯子”成果丰硕

何端傭和他的黑洞户外探险俱乐部自组建以来完成了中国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武汉)、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地质遗迹调查示范》、《利川市全境喀斯特地质遗迹基础调查》等项目,原重庆208水文地质队云南省蒙自1:5万区调项目,申请并配合中国医学科学院针对湖北省《利川市喀斯特洞穴放线菌多样性及抗菌活性研究》项目、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对湖北省咸丰县高乐山镇《洞穴特征及发育历史研究》项目,配合湖北地质科学研究院完成国土资源部《地质遗迹调查》项目(恩施州全境),为湖北省恩施州资源扶贫项目提供了基础数据。

在中国地质大学的帮助和指导下俱乐部完成了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地质调查、勘界项目、恩施州来凤县百福司省级地质公园申报地质勘查项目、恩施盛家坝旅游资源调查及评估项目、神农架官门山旅游景区的资源勘查及评估项目、房县青峰镇旅游资源勘查及评估、三特索道集团贵州同仁旅游项目前期勘查及评估、十堰竹山县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调查项目、襄阳保康县尧治河矿山公园申报前期地质勘查项目、甘肃碌曲县地质公园申报前期调查项目、湖北省阳新县旅游资源调查评估项目、湖北省五峰县渔洋关黄龙洞旅游资源调查项目。恩黔来高速公路第五合同段大岩坝隧道、第七合同段花果山隧道、宣鹤高速第四合同段雷家坪隧道施工遇到的溶洞后科学探险勘查。G50高速公路建始高坪段路面塌陷抢险、利万高速齐岳山隧道左洞透水原因基础调查、宣恩洞坪水电站发电导流洞检查项目等。

利川喀斯特区域地质遗迹分布、类型、发育特征基础调查项目、利川喀斯特天坑专项调查项目、利川全境地质旅游资源调查及分类项目、利川地下水文系统基础调查、利川腾龙洞稳定性监测项目等。

在利川市文化体育局领导和帮助下引进中国山地马拉松赛事。宜影杯山地自行车赛、国家攀岩队运动员初选等。参加为地球环境保护在西藏塔尔钦世界海拔最高的冈仁波齐环山赛并获得团队第一的成绩等任务。引进了新型极限运动,配合完成全民健身推广,实现旅体合一的新型产业,积极配合推广健康的户外运动。

积极配合中央电视台在本区域的拍摄任务,其中具有代表的节目有中央一套、四套《北纬30°远方的家》、十套《地理中国》等。

国际合作: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杂志对恩施州的旅游宣传。国际极限户外运动、探险技术等多领域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