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4 赵北平 指间利川
1987年到2017年,30年,山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利川毛坝区变为毛坝乡,又变成了毛坝镇,党委书记来了又走了,农民的破瓦屋变成小洋房,摆脱贫穷奔向小康。
30年间,这里什么都在变,唯有一件事没变:种茶。
壹
30年前,毛坝一些地方有种“职业”叫偷。兰田村一户村民家有6个小孩共8口人,饿得实在没办法,出去偷树卖被抓住,被罚跪在乡政府门口的高板凳上。
乡亲们至今回忆起那情景,脸上都忍不住泛起悲戚之情:在饿死与偷盗之间,你选什么?
五一村七组余德远老人回忆,当年全组的男性壮劳力有幸挺过那个年代,熬到富裕后的只有7人。
当时,三四十岁的汉子因为劳累、饥饿加疾病,全都佝偻着身子,像六七十岁的老人,去世的人中年龄最大的49岁。
毛坝每年需要国家调拨300吨左右返销粮,才能勉强熬过饥荒。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1984年,黄仕永调任毛坝区委书记。农民的凄苦,黄仕永看在眼里,痛在心头。
他下定决心,要给农民找一条活路。毛坝空气湿度大,常年浓雾弥漫,传统种植的水稻易受稻瘟病侵害,产量很低。
农民这样形容当年的粮食生产:种一胶靴,收一皮鞋。这也是毛坝人常年饿肚子的根本原因。而毛坝的气候、土壤适宜茶叶种植。
黄仕永和区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在毛坝大力发展速生密植茶,找出一条农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1987年春节过后一上班,黄仕永组织9辆大卡车,带领区、乡、村干部及种茶能手来到鹤峰县走马镇,参观这里的速生密植茶园,壮观的茶景和可观的经济效益震撼了所有人。
当年3月,黄仕永再次带领大家到贵州和四川学习茶叶发展经验。途中,黄仕永特意带领大家来到重庆渣滓洞,对大家进行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
全区茶叶发展动员大会上,黄仕永慷慨激昂地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带领人民向敌人开战;在和平年代,我们要带领群众向贫穷开战!”
一场空前的造园运动拉开序幕。
抽槽换土,积压青肥,调拨茶种,分发化肥,黄仕永和区、乡、村干部无不亲力亲为,现场督办。
有两次,黄仕永下完乡,半夜回到区公所,许多干部都已睡下,他硬是把大家叫醒召集起来,就当天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寻找解决办法。
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和大家分赴各自负责的片区。
有多辛苦?黄仕永说:“不辛苦,一个党的基层干部只要你情系苍生,有多苦都不算苦。我们一年植造茶园11800亩,值了!”
正是带着对农民群众这样一份深厚的感情,30年来,毛坝的领导干部一任接一任投身茶产业建设,终于使贫瘠的山乡改变了模样。
贰
茶产业建设的大幕一经拉开,前进的步伐便不再停歇。
30年来,无论经历怎样的艰辛曲折,毛坝的每一任党委书记都在“茶叶”两个字上费尽心思。
办精制茶厂,引入小机械,茶树下水田,引进世行项目,建设苗圃基地,着力企业改制,引入民营资本,着手品种改良,创建茶叶品牌,培育龙头企业,提升茶叶品质,推出高端品牌,一干就是30年。
30年间,毛坝党委书记换了一任又一任,但毛坝的干部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就是盘大茶产业,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毛坝镇的茶园面积已经达到12万亩。
造园12万亩!有多难?观念问题、交通问题、能源问题、管理问题、标准问题、农残问题、收购问题、加工问题、销售问题,还有很多很多问题……
在毛坝,两场持久性的“拉锯战”最能说明这里茶产业发展的难度。
1991年,第三任书记陈朝安提出:让茶叶下水田!
这还了得,饿肚子饿怕了的毛坝农民炸开了锅:“种粮食都没饭吃,把好田好土拿来种茶,吃什么?吃什么?!”这让农民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
干部白天挖开田坎放水,农民晚上又筑起田坎灌水。反反复复,干部笑称这是在同农民兄弟打“拉锯战”。
这一“仗”一直打到2003年,第七任党委书记张友平计划改造3.4万亩水田时。
张友平使出乡镇干部特有的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撒手锏,断然提出,哪户农户不改园,就用边缘田块置换!
两年的艰苦奋斗,水田改园成块连片的计划终得实施。
后来,尝到甜头的农民自觉地拿出好田好土种上茶苗。
第一场“拉锯战”就此结束。
1999年,毛坝出口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车干茶被退回黑河口岸,原因是10多种农药残留严重超标,被称为“毒品”。
控制农残,一刻也不能耽搁!这第二场“拉锯战”一直打到目前。
农资经营户销售高毒高残农药赚钱,茶农喷施后产量增加,表面上也可赚钱,“短视”让人不顾一切。
可是,他们不知道,农药的乱施滥用,毁掉的是毛坝人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毁掉的是业已成型的知名品牌。
对此,张友平怒吼:“吃的茶叶饭,穿的茶叶衣,谁砸毛坝的品牌,就砸谁的饭碗!”
2003年,农科村一户村民不听劝阻使用禁用农药,一亩多茶园被强行销毁。
同年,1500多公斤干茶在五一村被当众付之一炬。
即便如此,农资销售商采取你查我藏、你去我售的办法,让人防不胜防。一些茶农则当面承诺,转过身又我行我素。
毛坝干部笑称,毛坝工作“天下第一难”不是计划生育,是控制农残。
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绝大多数茶农已经认识到控制农残的重要性,外地客商都知道要买农残达标的茶叶就去利川毛坝!
十任书记种茶30年,有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小编在此就不一一细说,只罗列一届接着一届干的基本情况:
1
第一任种茶书记黄仕永
发展茶园1.18万亩,为毛坝茶产业链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第二任种茶书记向开栋
筹办了毛坝第一家精制茶厂,毛坝茶叶渐有气候。
3
第三任种茶书记陈朝安
大胆谋划让茶树进水田,把茶叶产业培植成支柱产业。
4
第四任种茶书记李堂芬
倡导小机械进茶户,发展了一批小茶厂,着力解决茶叶的生产销售问题。
5
第五任种茶书记肖传武
引进世行项目,建设了一批茶苗圃基地。
6
第六任种茶书记杨皓
着力企业改制,把民营资本引入茶产业。
7
第七任种茶书记张友平
利用银行小额贷款和政府贴息政策,改造水田3.4万亩,使茶园面积规模化。
8
9
第八任种茶书记张中见
第九任种茶书记张自高
抓种植面积稳步增长和茶叶品种改良,并着手培植茶叶品牌。
10
第十任书记曾维权
力推品牌战略,加大对外推介力度,以茶、旅发展助力精准扶贫。
叁
30年来,毛坝党委书记换到了第十任,毛坝群众从解决温饱到奔向小康,再到谋求发展,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毛坝人富了。他们现在有多富?
洋房,民居,汽车,电器,存款,也就这些了,要找出与其他地方的区别还真有点难。
2016年,毛坝镇GDP达到9.7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52元,其中茶叶收入占60%。
余德远老人笑眯眯地说:“毛坝人坐车不讲价,上馆子不问价。”后边的话他不说,但你懂的,荷包里有钱!
富裕之后路怎么走?
第十任“种茶书记”曾维权2009年底上任时就开始寻找答案。
继续扩大茶园面积,优化种植结构。
有了20多年的发展,毛坝镇茶园面积稳步增长,已经形成规模。但茶树生长规律决定了毛坝镇在建园的同时,要不断改造老茶园。
8年来,毛坝镇新建茶园4.68万亩,改造老茶园4万亩,使毛坝镇成为湖北省茶叶第一镇。
毛坝镇在造园的过程中强化茶叶品种改良,现已推广种植“冷后浑”“黄金叶”“毛坝早”“梅赞”“金萱”等优良品种。
毛坝镇2012年获评“中国名茶之乡”,2013年被授予“国家生态乡镇”称号,2014年被农业部列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全力推进品牌战略,着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该镇成功推出“利川红”系列产品,其中,“星斗山”“云头山”“星斗绿屿”“富硒”成为湖北省著名商标,一系列茶产品获“中茶杯”特等奖和国际红茶金奖,利川工夫红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知名品牌的形成,为毛坝茶业闯荡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品牌的形成离不开企业。毛坝镇现有登记茶叶加工企业167家,其中规模企业14家,省、州级龙头企业6家,实现茶叶年产量1.6万吨,产值5.4亿元。
种茶直接促进了毛坝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形成,利用这个优势,毛坝镇发展起生态旅游和民宿旅游。
目前,毛坝镇已累计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0万元。毛坝镇成功依托茶产业走向转型升级之路。
30年后的路走向何方?
不断提升的可持续增收能力和创新力,使毛坝镇的发展有了明确目标:建成中国红茶特色小镇和中国“利川红”第一镇。
同时,建成全域旅游生态小镇。已在毛坝镇任职8年多的曾维权对这个目标信心十足。
承前启后建产业,一张蓝图绘到底。
编辑|范颖 审核|吴向海 审签|傅小棠
业务合作:13886785886 13593646630吴